首页> 中文学位 >西北太平洋区域海洋溢油应急合作机制研究
【6h】

西北太平洋区域海洋溢油应急合作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构建西北太平洋海洋溢油应急合作机制的原因

2.1溢油的来源及危害

2.2建立合作机制的必要性

第三章 西北太平洋海洋溢油应急合作的现状及不足

3.1西北太平洋溢油合作框架的的制定

3.2西北太平洋溢油合作基本安排

3.3现有合作框架在区域溢油合作方面的不足

第四章 其他区域溢油合作机制比较分析

4.1国际溢油防治发展历程

4.2其他区域海洋环境合作机制比较分析

第五章 强化西北太平洋海洋溢油应急合作机制的对策

5.1基础—搁置政治争议

5.2构建西北太平洋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5.3完善西北太平洋海洋环境保护资金机制

5.4完善信息公开机制

5.5整合现有资源,建立海洋环境共同体

第六章 中国在西北太平洋溢油应急体制建设中的作用

6.1中国参与西北太平洋区域溢油合作的现状

6.2中国推动西北太平洋溢油应急体制建设的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二战后,国际社会对石油的需求急剧增长,海上溢油事故频繁发生,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为推动区域合作保护海洋环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世纪70年代设立了区域海洋项目,其中之一就是西北太平洋区域。该区域覆盖了世界上几条主要航线,区域内油轮密度大,溢油风险较高。另一方面,由于海上溢油事故具有突发性、向周边海域的扩散性、处置上的复杂性等特点,依靠单一国家往往无法解决此类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区域溢油应急合作机制。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要研究西北太平洋区域溢油应急合作机制,分析现有海洋环境合作框架的不足,以更好地保护西北太平洋区域海洋环境。 第一章,引言。简要介绍本文研究背景,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构建西北太平洋海洋溢油应急合作机制的原因。在分析溢油来源及危害的基础上,提出构建西北太平洋海洋溢油应急合作机制的必要性:西北太平洋区域溢油风险大,需要进行合作;海洋环境的整体性与各国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进行合作;《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了合作义务。 第三章,西北太平洋区域溢油合作现状及不足。首先介绍西北太平洋溢油合作框架的制定过程,其次分析区域溢油应急合作的基本安排,包括各国的义务、联合反应行动组织体系与财务安排。在此基础上提出现有合作框架应对突发性溢油事故存在的不足,主要从合作动力、法律体系、资金机制、参与力量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第四章,其他区域溢油合作机制比较分析。首先介绍国际溢油防治发展历程:由依靠单一国家到强调国际合作。其次对其他区域溢油合作机制进行比较分析,主要有三种比较典型的溢油合作模式:北海—东北大西洋模式;波罗的海模式;地中海模式。重点分析各种海洋环境保护合作机制的法律制度特点和制度安排,从而借鉴有益经验。 第五章,强化西北太平洋海洋溢油合作机制的对策。首先吸取波罗的海区域的经验,将搁置政治争议作为合作的基础;其次,效仿地中海区域,建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议定书体系;再次,完善资金机制和信息公开机制;最后,整合现有资源,建立海洋环境共同体。 第六章,中国在西北太平洋溢油应急体系建设中应发挥的作用。在分析中国参与区域溢油合作的现状及国内溢油应急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推动西北太平洋溢油应急体制建设的路径:联合已有力量;促进各方对海洋环境保护法律途径的认可;增加信托基金融资额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