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点篮子鱼防治浒苔技术及生理基础初步研究
【6h】

点篮子鱼防治浒苔技术及生理基础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引 言

1.1 海参养殖现状

1.2 浒苔的防治方法

1.3 点篮子鱼简介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点篮子鱼摄食浒苔习性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与展望

第三章 人工饲料和浒苔饲喂对点篮子鱼幼鱼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与展望

第四章 浒苔和人工饲料饲喂对点篮子鱼幼鱼血清生化和抗氧化酶指标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与展望

第五章 点篮子鱼与海参生态养殖模式构建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实验在2014年4月1日至2015年10月1日于山东省威海市海参养殖水域进行,实验用鱼为东海水产研究所海南琼海研究中心人工繁育的点篮子鱼,选取体质健壮、规格一致的点篮子鱼进行实验,主要研究了点篮子鱼摄食浒苔的习性,浒苔及人工饲料饲喂下其生长、消化性能,血清生化及抗氧化指标,论证了点篮子鱼生态防治浒苔的生物学基础,并尝试构建海参养殖水域以点篮子鱼防治浒苔过度生长的养殖模式。 1.点篮子鱼摄食浒苔习性的研究 通过水下摄像与直接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摄食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ra)的规律及生活习性,为生态防治浒苔等大型藻类研究提供参考信息。研究结果表明,点篮子鱼为白天摄食类型,喜结群,常栖息于水体中下层,警惕性高,容易受到惊吓,应激反应较强,有啃食网衣上附着物的特点。在饵料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平均体长(64.5±5.6)mm,体重(7.6±1.3) g点篮子鱼幼鱼对浒苔平均日摄食量(湿重)8.7g浒苔,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1倍,点篮子鱼对浒苔的摄食量较大。日摄食高峰存在于白天的三个时段,第一个高峰时段是4:00-6:00,第二个高峰时段是7:00-12:00,第三个高峰时段是13:00-17:00,对应摄食高峰点依次是5:00、9:00、14:00。点篮子鱼在19:00-20:30间有极少量的摄食,而在20:30-3:00之间没有观察到摄食行为。以浒苔饲喂平均体长(39.9±2.3)mm,体重(2.1±0.2)g的点篮子鱼幼鱼,经过90d养殖,幼鱼平均体长为(66.0±5.8)mm,体重(9.8±2.2)g,日均增长0.29mm,日均增重0.09g。点篮子鱼幼鱼全长(TL)与体长(BL)呈线性关系TL=1.1439BL+2.1082(R2=0.9449),体重(W)与全长之间为幂函数关系W=0.000024TL2.9387(r2=0.9543)。点篮子鱼幼鱼体重与全长的幂函数关系中指数为2.9387,接近3,点篮子鱼幼鱼为等速生长类型。 2.人工饲料和浒苔饲喂对点篮子鱼幼鱼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影响 使用人工饲料和浒苔分别饲喂点篮子幼鱼,实验周期90 d,对比两种饲料对点篮子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影响。结果显示,人工饲料组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相对增长率及肌肉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比内脏重和比肝重均显著高于浒苔组(P<0.05),而粗灰分、比肠重、比肠长显著低于浒苔组(P<0.05);人工饲料组幼鱼胃中胃蛋白酶活性,前肠和中肠的胰蛋白酶活性,幽门盲囊、肠和肝脏的脂肪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浒苔组,而幽门盲囊和肠的淀粉酶活性则显著的低于浒苔组(P<0.05)。饲喂浒苔的点篮子鱼幼鱼虽然生长性能低于人工饲料组,但其淀粉酶活性、比肠重和比肠长均高于人工饲料组,点篮子鱼对浒苔有良好的摄食和消化能力,浒苔能满足点篮子鱼的生长需求。 3.人工饲料和浒苔饲喂对点篮子鱼幼鱼血清生化和抗氧化酶指标的影响 使用浒苔和人工饲料分别饲喂点篮子幼鱼,试验周期90天,对比两饲料组幼鱼的血清生化和抗氧化酶指标。结果显示,浒苔组幼鱼的总蛋白(TP)、尿素氮(UN)和碱性磷酸酶(AKP)均显著高于人工饲料组(P<0.05),说明摄食浒苔的点篮子鱼免疫功能明显优于人工饲料组,而谷草转氨酶(AST/GOT)和谷丙转氨酶(A LT/GPT)却显著的低于人工饲料组(P<0.05),说明摄食浒苔的点篮子鱼肝脏功能相对较好,浒苔组幼鱼肝脏、肾脏、鳃、肌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均高于人工饲料组,浒苔组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和抑制羟自由基活性显著低于人工饲料组(P<0.05),说明摄食浒苔的点篮子鱼幼鱼抗氧化能力较强。 4.点篮子鱼与海参生态养殖模式构建 实验在2014年4月1日至2015年10月1日于山东省威海市连续三年有浒苔爆发的海参养殖池塘进行,根据浒苔生长及水温等实地情况放养不同密度的点篮子鱼,测定水质指标,及时观察各池塘浒苔生长情况并予以记录。结果表明,实验地大约从5月下旬或6月初日最低气温稳定在16~17℃及以上。养殖水域氮、磷水平较高,浒苔覆盖率在4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从不到1%增至30%,呈爆发式增长。点篮子对浒苔的摄食量(daily food consumption,FD)与体重(body weight,BD)关系为FD=184.28ln(BW)-379.71(R2=0.9933)。投放了点篮子鱼的海参养殖池塘浒苔覆盖率低于未投放点篮子鱼的池塘。点篮子鱼收获时平均体长15.35±20.54 cm,平均体重135.04±37.43g,各养殖池塘内点篮子鱼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根据水温、浒苔生长情况及点篮子鱼对浒苔的摄食量,初步构建点篮子鱼生态防治浒苔的养殖模式如下,点篮子鱼投放时机为水温在16~17℃时,点篮子鱼放养密度依据公式放养密度(ind/亩)=132.95×池塘往年海藻最高覆盖率(%)-0.2609×鱼体重(g)+37.0296(r2=0.9924)推算。

著录项

  • 作者

    胡成硕;

  • 作者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
  • 学科 渔业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鉴毅,章龙珍;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篮子; 防治; 浒苔; 技术; 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