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台湾海峡中部近海鱼类资源分布及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与水团的关系
【6h】

台湾海峡中部近海鱼类资源分布及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与水团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1. 鱼类群落概念及其研究进展

1.1鱼类群落概念及群落时空格局研究进展

1.2鱼类群落多样性

2. 水团对鱼类生态学的影响

2.1 国际上关于水团对鱼类生态研究

2.2 国内关于水团对鱼类生态以及对于台湾海峡鱼类研究

2.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研究区域与材料方法

1.1 研究区域

1.1.1 调查海域和采样方法

1.1.2 数据处理方法

第二章 鱼类资源密度平面分布与水团关系

2.1结果

2.1.1 各季节鱼类种类组成、数量密度及生态类群

2.1.2 鱼类生物学特征的季节变化

2.1.3 鱼类密度空间分布特征

2.1.4 主要优势种生态学特征

2.1.5 优势种数量密度对鱼类总数量密度的贡献

2.1.6 主要优势种数量分布趋势

2.2讨论

2.2.1 影响鱼类资源季节变化因素的分析

2.2.2 水团对鱼类资源分布的影响

2.2.3 饵料对优势种数量分布的影响

2.2.4 优势种的生态特征和对总数量的贡献

2.2.5 闽中渔场与江浙沿海渔场的优势种差异性分析

第三章 鱼类生态类群的季节变化

3.1结果

3.1.1 各生态类群种类数百分比特征

3.1.2 生态类群数量密度的季节变化

3.1.3 累积优势度曲线

3.1.4 台湾海峡中部近海鱼类的聚类、排序结果

3.2 讨论

3.2.1 从鱼类群落格局的季节变化看海洋环境的差异

3.2.2 从生态类群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化看海洋环境季节划分的格局

3.2.3 生态类群数量密度季节变化与环境季节变化的关系

3.2.4 鱼类洄游在种类组成季节变化中的作用

第四章 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与水团之间的关系

4.1 结果

4.1.1 鱼类群落组成及结构

4.1.2 不同群落生态类群组成的比较

4.1.3 不同鱼类群落和生态类群鱼类数量的分析

4.1.4 不同鱼类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

4.2 讨论

4.2.1 水团变化对不同群落种类数的影响

4.2.2 水团变化对不同生态类群数量密度的影响

4.2.3 水团变化对不同群落鱼类多样性影响

4.2.4 鱼类适温性多样性与群落形成的关系

第五章 总结

5.1 结语

5.2研究特色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依据2009年冬季(12月)、2010年春季(4月)和夏季(8月)在台湾海峡中部近海3个航次的海洋综合调查资料,通过对台湾海峡中部近海鱼类资源密度及分布特征、体长、体重、幼体比、优势种、相对重要性指数以及优势种对鱼类总数量的贡献,讨论了台湾海峡中部近海鱼类资源分布与水团的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春、夏、冬3季鱼类重量密度分别为601.26kg·km2、2599.60kg·km2和730.36kg·km2;尾数密度分别为17.3×103ind·km2、255.00×103ind·km2和22.6×103ind·km2;平均体长、体重和幼体比分别在春季、冬季和夏季为最高,分别为14.95cm、49.76g和81.72%。春季主要由产卵群体组成,多为规格较大的成鱼;夏季由索饵群体组成,多为规格较小的幼鱼。鱼类数量的平面分布与台湾海峡中部近海不同季节水团的变化有关,春季鱼类聚集在浙闽沿岸水和海峡暖水交汇的外侧海域,夏季鱼类多聚集在营养盐丰富,沿岸流控制的近海海域。鱼类数量密度的变化与优势种密切相关,春季黄鲫(Setipinna taty)对重量和尾数的贡献率最大(0.5和0.59),夏季仅六指马鲅(Polydactylus sextarius)有明显贡献(0.48和0.83),冬季主要优势种龙头鱼(Harpodo nnehereus)对尾数贡献最大(0.78),而尖嘴魟(Dasyatiszugei)对重量贡献最大(0.69),各季节鱼类数量分布特征与优势种分布基本一致。 另外,对台湾海峡中部近海海域各季节鱼类的种类组成以及生态类群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采用非线性多维标度(NMDS)和相似性检验(ANOSIM)方法,对该海域鱼类的种类组成和生态类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季出现鱼类40种,生态类群以暖水种为主,但暖温种比例为三个季节中最高(30%),且占该季鱼类总质量和总尾数比例分别为17.65%和16.96%。春季出现鱼类39种,生态类群以暖水种为主,分别占该季节鱼类总质量和总尾数的86.48%和94.52%。夏季出现鱼类61种,暖水种占绝对优势(56种),分别占该季鱼类总质量和总尾数的97.17%和99.35%。台湾海峡中部近海鱼类生态类群和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化是受的水团不断变化所导致。受海峡暖水及浙闽沿岸水的交替影响,从冬季到夏季物种更替率逐渐升高,暖水种种类数和数量密度不断上升,以及伴随着河口种消失、外海种出现。这种现象与海峡暖水及浙闽沿岸水交替影响这一海域时,鱼类进行相应的的产卵、索饵及越冬等洄游有关。 鱼类群落进行划分上,春季可以将调查海域的鱼类群落划分为北部沿岸群落和南部近海群落,这两个种群种类数分别是27和32种,密度分别为7.47×103ind·km-2和24.34×103ind·km-2,多样度 H'值分别为2.71和1.97,两个种群种类所适应的环境也有所不同,南部近海群落中暖水种数量密度均高于北部沿岸群落,而暖温种相反。与春季不同,夏季由西至东划分为西部沿岸群落和东部近海群落,种类数分别为55和27种,密度分别为329.24×103ind·km-2和106.47×103ind·km-2,H'值分别为1.97和1.62,西部沿岸群落中沿岸种和近海种数量密度均高于东部近海群落。冬季鱼类群落划分方式及群落特征与春季相似,可划分为北部沿岸群落和南部近海群落,种类数分别为25和32种,密度分别为9.96×103ind·km-2和28.85×103ind·km-2,H'值分别为2.45和2.33,南部近海群落暖水种与暖温种数量密度均高于北部沿岸群落。鱼类群落分布特征与季节性变化的水团有关。冬、春季时,海峡暖水影响的海域鱼类种类数、数量密度、多样度以及暖水种的数量密度均高于浙闽沿岸水控制的海域;夏季,西部沿岸径流影响的海域鱼类种类数、数量密度、多样度以及暖水种的数量密度均高东部海峡暖水影响的海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