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醒脑丸对VD大鼠脑组织谷氨酸(Glu)及乳酸(LD)含量的影响
【6h】

醒脑丸对VD大鼠脑组织谷氨酸(Glu)及乳酸(LD)含量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陕西中医学院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引言

理论部分

1.古代中医对VD的认识

1.1病名的认识

1.2病因病机的认识

2.现代中医对VD的认识

2.1病位在脑与五脏相关

2.2病性为虚实夹杂

2.3病因病机

2.4气血凝滞阻塞脑脉为发病关键

2.5脑浊、脑瘀、脑痿髓空是血管性痴呆的连锁因子

3.现代医学对VD的认识

3.1发病的危险因素

3.2病因学分类

3.3VD的诊断

3.4VD的防治与治疗

实验研究

1.实验目的

2.实验材料

2.1实验动物

2.2主要药品与试剂

2.3其它实验用品

2.4主要仪器设备

3.实验方法

3.1动物分组

3.2动物模型

3.3药物治疗

3.4大鼠机体状态观察

3.5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测试

3.6大鼠脑组织中谷氨酸(Glu)及乳酸(LD)含量的测定

3.7统计学处理

4.实验结果

4.1造模情况

4.2用药后结果

5.实验结论

6.讨论

6.1指标的选取依据

6.2毒邪在本病中的认识

6.3气虚血瘀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

6.4醒脑丸的理论分析

6.5实验讨论

6.6实验结果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醒脑丸对VD大鼠脑组织谷氨酸(Glu)及乳酸(LD)含量的影响。 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脑复康组、醒脑丸高剂量组、醒脑丸中剂量组、醒脑丸低剂量组;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2-VO)法制作VD动物模型;术后第35天开始给药,每组均连续灌胃14天,每日一次;灌胃最后一天进行行为学实验,并用比色法测定脑组织谷氨酸(Glu)及乳酸(LD)含量。 结果:1、行为学实验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均明显改善(P<0.01或P<0.05)。 2、大鼠脑组织谷氨酸(Glu)及乳酸(LD)含量测定显示: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的谷氨酸(Glu)及乳酸(LD)含量均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脑组织的谷氨酸(Glu)及乳酸(LD)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 结论:醒脑丸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有明显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降低脑组织谷氨酸(Glu)及乳酸(LD)含量,减少其毒性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