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研究——从刑事政策的视角分析
【6h】

我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研究——从刑事政策的视角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本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导言

第一章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正当性追问

第一节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正当性根据之一——保护自由

第二节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正当性根据之二——维护秩序

第三节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正当性根据之三——体现正义

第四节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正当性根据之四——提高效益

第二章国家本位抑或社会本位:我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刑事政策与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关系

第二节国家本位的驱动:我国知识产权刑事立法发展的外部动因

第三节社会化的缺失:我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面临的困境分析

第三章我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立法的缺陷:比较研究的视角

第一节国外知识产权刑事立法的概况

一、各国注册商标的刑法保护

二、各国专利权的刑法保护

三、各国著作权的刑法保护

四、各国商业秘密的刑法保护

第二节我国知识产权刑事法律保护体系的缺陷与不足

一、立法模式过于集中

二、罪名体系存在疏漏

三、罪状设计不尽科学

四、刑罚配置不尽合理

五、刑事程序不尽配套

第三节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立法体系的建议

一、采取结合型立法模式,充分发挥附属刑法的作用

二、增加、充实有关犯罪,使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具有适度的超前性。

三、调整刑罚结构,重视罚金刑和资格刑的适用。

第四章我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症结所在和对策研究:国家·社会双本位视角

第一节我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障碍所在:表面原因分析

一、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阻碍。

二、案例积累少,审判经验欠缺。

三、追诉知识产权犯罪的程序衔接存在问题

第二节我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症结所在:深层原因探讨

一、被动立法导致缺乏主动推进内驱力

二、长期、整体利益与当前、个体利益的错位,导致刑法控制知识产权犯罪时面 临基础性危机

三、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问题上,忽视了对数千年的中国文化传统和道德习惯的研究

四、主体法律信仰的匮乏和法律评价的片面性

五、知识产权的易受侵犯性和市场体制的失范加剧了知识产权犯罪的猖獗

第三节我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完善的建议:对策探讨

一、以科技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创造良好的经济基础

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法的精神的转换,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外部环境

三、知识产权执法队伍实行垂直管理,努力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强化知识 产权犯罪惩处的及时性

四、完善明确、统一的司法解释,实现司法指导思想的转换

五、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机构

六、实行民事附带刑事诉讼制度,完善知识产权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衔接,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人的经济制裁

七、加强知识产权审判组织和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业化、专家型的法官队伍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刑事政策不仅对有关刑事司法方面的立法起着价值导向作用,而且对具体司法活动的导向作用也极为明显。本论文立足我国刑事政策模式转换的背景,阐述了刑事政策模式转换对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影响和作用。首先从保护自由、维护秩序、体现正义、提高效益四个价值层面论述了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正当性根据;其次,分析了刑事政策与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关系,指出我国知识产权刑事立法发展的外部动因是国家本位的驱动,我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面临的困境主要是社会化的缺失,从国家本位抑或社会本位分析我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路径选择;再次,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对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刑事立法进行了简略介绍,介绍了我国知识产权刑事法律保护体系的缺陷与不足以及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立法体系的建议;最后,回顾了国家本位刑事政策理念指导下我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发展,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所面临困境的表面原因、深层原因,重点指出,我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当前面临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政府主导下的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体系排除了社会主体的参与,不符合国家·社会双本位刑事政策理念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家·社会双本位刑事政策理念下我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完善的对策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