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另一种妇女运动——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的农工事业研究(1904~1933)
【6h】

另一种妇女运动——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的农工事业研究(1904~1933)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本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第一章导论

一、研究目的

二、文献综述

第二章1904-1925:早期的历程

一、1904-1921:最初的试探

二、1921-1925:附属的劳工事业

第三章1926-1928:自主地“到民间去”

一、劳工事业的转变

二、乡村事业的缘起和初期发展

第四章“到民间去”的女青年运动

一、女青年运动在城市女工中

(一)女青年运动的内容

(二)女青年运动对女工的帮助

二、女青年运动在乡村妇女中

(一)女青年运动的内容

(二)女青年运动对乡村妇女的帮助

第五章结论与思考

一、女青年运动的发展

二、另一种妇女运动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代中国的妇女运动起于民族危亡的困厄时期,因此,它从一开始就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联系在一起。而基督教妇女团体的信仰是与西方列强的侵略一同进入中国的“洋教”,这个事实构成了它们挥之不去的政治弱点和思想局限。但是,作为近代中国历时悠久,规模最大的民间妇女团体,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兼具基督教团体和民间妇女团体的双重身份。通过不断调整这两者的关系,不断使双方更合理地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女青年会逐步完善了专属于其的,独特的女青年运动。怎样认识这种妇女运动,进而怎样理解女青年会这个基督教妇女团体对近代中国妇女运动和妇女解放的贡献以及它本身的局限,这是本文意欲解答的问题。 文章主体部分论述女青年会开展农工事业的历程。女青年会最初的劳工事业是传教式的,进而仿效西方女青年会的做法,并与基督教协进会合作,于租界内开展舆论工作。非基运动和五卅惨案发生后,女青年会开始调整劳工事业的方向和内容,与此同时,其乡村事业开始起步。之后,女青年运动便真正“到民间去”了,它通过德智体群四育来提高农工妇女的主体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并确实有益于部分近代中国妇女的个体解放。 文章的结论认为:女青年运动是介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运动和女权运动之间的第三种妇女运动。它认同妇女运动是社会革命的一部分,工农妇女是妇女运动的主力;但实践中,它达不到马克思主义妇女运动的战斗性和彻底性,而是致力于妇女个体的发展和社会参与意识及能力的培养,这种努力充实了近代中国妇女解放的内容。人格化的基督宗教及“社会福音”思潮是女青年会注重女性个体发展和社会参与能力的主导原因,同时,崇尚和平和渐进改良的基督信仰亦是女青年会不参加民主运动和政治斗争的主要原因。概言之,女青年运动的积极性在于它对部分近代中国妇女个体解放的贡献,消极性在于它的实践范围极其有限,并且滞后于当时中国妇女的整体解放;而它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其实都溯源于其核心的基督信仰和教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