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体制内的经典篇章:1949—1984年的上影厂军事题材故事片
【6h】

体制内的经典篇章:1949—1984年的上影厂军事题材故事片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一选题由来:为何上影厂军事题材故事片特别突出?

二研究方法:历史研究、类型研究、文本分析

三已有文献主要观点综述

四本文的思路与基本结构

第二章上影厂军事题材故事片的历史脉络与基本态势

第一节题材与军事题材

一题材与样式

二军事题材故事片概念界定

第二节历史脉络

一十七年时期

二文革时期与新时期

三上影军事题材故事片创作上的一些基本特征

第三节上影军事题材故事片创作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分析

一上影具有重视电影剧本的优良传统

二上影拥有一批优秀的创作者

三部队系统对上影的大力支持

第三章军事题材故事片的美学特征

第一节样式分类

一战争史诗

二战斗传奇

三英雄人物

四革命历史/革命故事

第二节叙事与影像特征

一战争片所体现的战争观念

二正反二元性的戏剧冲突律

三戏剧化、奇观化、诗化的影像语言

第三节人物形象塑造

一传达主流价值观念的“英雄”形象的塑造

二反面人物与中间分子

第四节上影厂军事题材故事片的美学流变

一“崇高”的单一的美学风格

二多元化的美学追求

第四章军事片中的文化呈现

第一节道德主义

一以道德的合法性确立政治的合法性

二以道德(意识形态)宣传与批判代替艺术审美创造与批判

三保守的道德主义

第二节性别呈现及其他

一男性与女性的地位及其关系

二政治文化的其他呈现方式

第三节与国外同时期优秀军事片文化上的比较分析

一文化形态比较

二文化功能比较

第五章结语

一巨大成就的借鉴意义

二一些应该吸取并改进的教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来认识“1949—1984年的上影厂军事题材故事片”的有关问题,从政策体制、艺术美学、文化内涵等方面着手对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梳理,从而比较清晰地勾勒出它的大致轮廓,客观的呈现其在电影史中的价值和地位,并力求更进一步,把它们的可资借鉴之处和应引以为戒之处揭示出来,实现本文写作的现实意义。 为此,本文准备分成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并对本文所涉及到的概念作出界定。同时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来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法,并对前人的相关文献资料作出分析总结,然后提出新的目标;第二部分,对上影厂军事题材故事片的历史脉络与基本态势进行描述,解答开题的疑问,同时为下面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奠定一个清晰的基础;第三部分,对上影厂军事题材故事片的美学特征进行探讨,分析这些影片的类型特征、叙事与影像特征、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以及在不同时期美学风格的变化状况。第四部分,将从文化研究的层面,来深入分析上影厂军事题材故事片所蕴涵的内在的文化意义。第五部分,主要在前面的分析基础上,得出本文研究的一些基本结论。 本文认为,在当时复杂多变的政治形势下上影的军事题材故事片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确实在很多方面能给今人带来直接的借鉴和启发,比如上影重视剧本、重视人才的传统等。但总的来说,由于种种政策的限制和和条件的制约,其实际取得的成就与可能取得的成就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引以为诫的方面大于可资借鉴的方面。例如当时相对单一的战争观和相对单一的电影形式,既不利于电影文化的多元化,也不利于我们正确地来认识战争、反思战争。当然,这些教训也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本文的全部观点,都是建立在详实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的,力求客观公正。当然,由于作者个人能力有限,对文献资料的分析理解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因此,恳请本领域的专家、研究者能够给予批评和指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