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线束行业中协同设计的数据集成研究
【6h】

线束行业中协同设计的数据集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

1.1.1线束产品的重要性及其技术发展

1.1.2我国线束行业的发展现状

1.1.3线束设计的发展趋势

1.2课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线束设计的研究现状

1.3.2协同设计的研究现状

1.4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本章小结

第二章线束协同设计的信息需求

2.1线束设计业务分析

2.1.1线束设计的一般流程和设计原则

2.1.2两种典型的线束设计业务模式

2.2线束行业的协同设计

2.2.1多企业参与的典型线束设计流程

2.2.2线束设计的协同需求

2.2.3线束协同设计的定义和特点

2.3线束协同设计的信息需求

2.3.1与线束客户协同的信息需求

2.3.2与线束材料厂协同的信息需求

2.3.3与线束企业的生产、加工部门协同的信息需求

2.3.4线束产品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2.4支持线束协同设计的数据平台的提出

2.4.1解决策略

2.4.2基于协同设计数据平台的设计模式

2.4.3特点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Web Service技术、SP95标准及SU-PDM系统

3.1 Web Service技术

3.1.1 Web Service概述

3.1.2 Web Service特点

3.2 SP95集成标准

3.2.1 SP95标准概述

3.2.2 SP95标准的产品信息模型

3.2.3 SP95标准的B2MML规范

3.2.4 SP95标准在线束协同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3.3 SU-PDM简介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基于线束协同设计平台的数据集成策略

4.1线束协同设计数据平台的设计

4.1.1总体设计思想

4.1.2理想平台体系架构及数据集成解决方案

4.1.3现实平台体系架构及数据集成解决方案

4.1.4线束协同设计数据平台的构成

4.2线束产品信息模型和信息交换模型

4.2.1协同设计对产品模型的要求

4.2.2线束产品模型

4.2.3数字化产品多视图信息建模

4.2.4基于SP95标准的PDM/ERP信息交换模型

4.3线束协同设计的数据集成技术

4.3.1基于SP95的PDM/ERP数据集成

4.3.2布线CAD模块与CAPP/PDM集成

4.3.3 Excel数据采集和Excel数据输出技术

4.3.4线束二维绑扎图自动作图设计算法与实现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协同环境下系统的实现

5.1线束设计协同环境构建的目标

5.2基于协同平台框架的解决方案

5.3线束设计协同与数据集成环境的构建

5.3.1模拟J公司协同环境的网络拓扑场景

5.3.2系统开发工具和运行环境

5.3.3协同设计平台场景

5.4运行过程和效果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6.1总结

6.2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 谢

展开▼

摘要

线束行业是在电子技术和汽车工业的发展下蓬勃兴起的重要产业,目前在我国具有强劲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线束产品作为汽车、电子类等产品的配套产品以及与一般刚性机械产品所不同的柔性电气类产品,具有自身独特的设计特点和协同设计需求。而协同设计正是当前产品设计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在线束行业产品设计的具体业务环境下研究协同设计中的数据集成问题,提出了构建线束行业协同设计数据集成平台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了平台的实际开发和实现。 文章首先详细分析了线束产品的设计业务和协同需求,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协同设计数据集成平台的线束设计解决策略,并对平台应具有的特点和构建时存在的重难点作出深入探讨和具体阐述。 其次,文章基于先进的Web Service技术为平台建立开放可扩展性的集成架构。考虑到企业现实信息化程度与理想目标的差距,分别构建了理想平台体系架构和现实平台体系架构,并指出各自的数据集成解决方案。 接着文章在现实平台体系架构下,重点研究了平台构建时具体存在的各种数据集成技术,并在研究集成平台的基础——信息交换模型时,独创性地将有着强劲发展势头的管控集成通用标准SP95用于PDM/ERP系统数据集成中,不仅可简化设计系统与制造管理系统间的集成,而且为线束企业日后顺利实施SP95标准起到了良好的铺挚作用,同时又为弥补当前协同设计对产品信息交换模型在管控集成方面研究的不足进行了有益地尝试。 最后文章以上海某线束公司为实例,介绍了集成平台构建时的具体目标、规划及过程,并展示了平台的运行过程和效果,验证了线束协同设计数据集成平台解决方案在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对线束行业协同设计的进一步研究和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