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融服务贸易各提供方式下福利效应研究
【6h】

金融服务贸易各提供方式下福利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逻辑框架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开放条件下金融服务贸易主要提供方式

2.1 世界金融服务贸易主要提供方式

2.1.1 服务贸易各提供方式的特点

2.1.2 部分服务贸易行业主要的提供方式

2.1.3 世界金融服务贸易主要的提供方式

2.2 开放条件下我国金融服务贸易主要提供方式

2.2.1 各服务贸易提供方式下我国金融业开放

2.2.2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主要开放的提供方式

第三章 开放金融服务贸易主要提供方式的福利效应

3.1 开放跨境提供金融服务贸易的福利效应

3.1.1 小国开放跨境提供金融服务贸易的福利效应

3.1.2 大国开放跨境提供金融服务贸易福利效应

3.2 开放商业存在金融服务贸易的福利效应

3.3 开放自然人流动金融服务贸易的福利效应

第四章开放我国金融服务贸易主要提供方式的福利效应

4.1 开放我国跨境提供金融服务贸易的福利效应

4.1.1 跨境提供金融服务贸易与资本项目自由化的关系

4.1.2 开放跨境提供金融服务贸易的福利效应

4.2 开放我国商业存在金融服务贸易的福利效应

4.2.1 对外资商业银行开放的福利效应

4.2.2 对外资证券公司开放的福利效应

4.2.3 对外资保险公司开放的福利效应

第五章政策建议和未来研究展望

5.1 政策建议

5.2 主要创新点

5.3 未来研究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 谢

展开▼

摘要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全球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并产生了多边贸易体制下规范国际服务贸易的机构——世界贸易组织(WTO)。WTO的出现是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WTO各成员都需要根据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对服务贸易提供方式的定义进行水平开放承诺。 目前,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已经成功渡过GATS中承诺的5年过渡期,今后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但是,我国国内金融市场存在的许多问题仍是显而易见的,知识、资本、人力资源的稀缺,技术的落后,产业结构的不完善,服务贸易健康发展仍是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引导。鉴于此,本文根据GATS定义的服务贸易四种提供方式,采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中国经济现状、每种提供方式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行业的适用性以及我国在GATS中的承诺带来的开放度大小,研究每种提供方式下开放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福利效应,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福利效应理论分析主要采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贸易壁垒模型、David F.Burgess模型以及Alan Winters和Walmsley建立的GTAP模型;实证分析主要根据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在GATS中的经济现状,评估开放每种提供方式金融服务贸易的福利效应,实证研究部分为本文的重点;另外,从提供方式的角度,用Mattoo模型实证分析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度、各种福利效应模型的运用均为本文内容相对新颖之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