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女子书画会研究
【6h】

中国女子书画会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女子艺术界空前之集合"--中国女子书画会的成立

第一节别树一帜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书画会在上海崛起的成因

第三节女性艺术家的群体意识及其成就

第二章"现代女界艺坛文化的盛典"--中国女子书画会的展览活动

第一节仁心善举的公益展览

第二节益见精彩的年展

第三节异彩纷呈的小型群展和会员个展

第三章 "管领群芳谱"--中国女子书画会代表人物的社会身份

第一节幼承家学、师从名家的"闺阁派"

第二节远赴重洋、探求西法的"两学派"

第三节身兼重责、斗志满怀的"革命折衷派"

第四章 巾帼不让须眉--中国女子书画会会员作品的润格

第一节女性艺术家作品润格的成因

第二节会员作品润格的制定与发布

第三节会员作品的润格与中国女子书画会发展的关系

余论 "佩环簇簇尽仙才"--中国女子书画会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国女子书画会(1934--1949年)是中国第一个女子美术团体,也是中国女性艺术史上组建最早、阵容最强、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一个民间女性画会。它的出现开启了中国女性艺术史新的篇章。本文起始部分旨在通过对中国女子书画会历史地位和成因(海派文化、租界经济、女性解放思潮)的分析,揭示了女性艺术家群体意识崛起的艺术特征和意义。 社团展览是书画会提供给会员展示女性艺术家特有才华、增进社会影响力的艺术平台。笔者通过第二章对公益展览、年展、小型群展和会员个展这四种形式的分类分析,呈现了书画会各阶段的活动情况、展览的社会影响、女性书画家的艺术造诣以及女性书画家扶弱济贫、社会责任感强的一面。 第三章笔者按照书画会会员的社会身份,将其划分为“闺阁派”、“西学派”、“革命折衷派”。文中分别从会员的家学、师承、绘画风格等方面做了比较,使女性书画家有了定性的归属,她们不再因个体而被忽视,而是作为美术家组织中的一员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提升了女性书画家们的社会地位,成为中国近现代美坛的一支异军突起的新兴力量。 最后,笔者就女性书画家润格的成因、润格制定与发布的形式和途径及与书画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中透析出她们作品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把握女性艺术家艺术市场的发展脉络,全方位地展示女性艺术家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风采。 中国女子书画会作为女性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节点,前无古人,后启来者。本文期望通过对女子书画会的研究,提高对该社团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地位和价值的认识,进而对当今的女性艺术团体活动的开展、运作起到一些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