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会计准则与新税法间差异的比较研究
【6h】

新会计准则与新税法间差异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背景

1.1.1会计制度改革背景

1.1.2企业所得税税制改革背景

1.1.3会税制度差异形成背景

1.2研究问题

1.3研究意义

1.3.1当前研究会税制度差异具有时效性

1.3.2研究会税制度差异有助于理解差异存在的合理性

1.3.3研究会税制度差异对实际工作的意义

1.3.4研究会税制度差异对会税制度改革和完善的意义

1.4研究方法

1.5文章结构和内容

1.6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国内外文献综述

2.1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2.2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第三章会税制度间的差异比较分析

3.1新会计准则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3.1.1新会计准则的基本情况

3.1.2新会计准则的特点

3.2新税法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3.2.1新税法的基本情况

3.2.2新税法的特点

3.3新会计准则与新税法的差异及调整

3.3.1收入

3.3.2存货成本

3.3.3费用的扣除

3.3.4.固定资产

3.3.5.无形资产

3.3.6.长期待摊费用

3.3.7.长期股权投资

3.3.8.投资性房地产

3.3.9.金融资产

3.3.10.资产减值

3.3.1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3.3.12债务重组

3.3.13或有事项

3.3.14.政府补助

3.3.15.借款费用

第四章会计制度与税法间差异产生的原因

4.1会税制度差异成因分析

4.2会计与税法的协作基础

第五章会计准则与税法相互协调的设想

5.1会计准则与税法协调的总体思路

5.1.1会计准则主动与税法协调

5.1.2税法主动与会计准则协调

5.2新会计准则与新税法相协调的设想

5.2.1公允价值计量的协调设想

5.2.2资产确认的协调设想

5.2.3资产折旧与摊销的协调设想

5.2.4资产减值的协调设想

5.2.5负债确认的协调设想

5.2.6收入确认的协调设想

5.2.7费用扣除确认的协调设想

5.2.8特定损益确认的协调设想

第六章全文总结和不足之处

6.1全文总结

6.2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依次对新准则和新税法中有关收入、存货成本、费用扣除、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计价和摊销、开办费的摊销、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资产减值、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或有事项、政府补助、借款费用的规定逐一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需要调整的差异主要存在于诸如收益确认时间不同而形成的差异,费用扣除范围和标准不同形成的差异,资产计价是用公允价值模式还是历史成本模式形成的差异,资产的折旧摊销的范围、期限、方法不同形成的差异,是否出于谨慎原则而确认资产减值或负债所形成的差异等等。 在此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本文建议税法增加有关投资性房地产、不确定使用寿命无形资产及资产减值的税务规定;建议税法对有关盘盈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研发费用、企业开办费(除场所装修费)、为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和社保费用、政府补助的规定按照新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建议会计准则增加自建固定资产确认的相关规定;建议在无形资产摊销期限上,准则和税法都能相互协调以达到一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