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946年上海市第一届参议会研究
【6h】

1946年上海市第一届参议会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近代以来,随着与西方文明的不断接触,中国社会也开始发生深刻变革。其最为重要的内容则正是改革政治模式,建立近代西方式的宪政体系伴随“中华民国”的建立,西方宪政制度在形式上在中国得以确立,并通过《临时约法》等宪法性质的文件加以保障。同时地方自治也成为呼应中央宪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宪政体系在地方上的体现。
   上海,作为近代中国政治、经济的前沿,不仅与中国本土政治变革紧密联系,还受到西方文明的深刻影响。近代上海的地方自治不仅发端较早而且发展比较完善,成为近代中国地方自治之典型内容。1946年“上海市第一届参议会”的成立成为近代上海地方自治的最后一页,也是议会政治在上海实践的终结。
   上海地方自治机构的流变有相当的历史传统,无论纯粹的民间自治还是之后具有官方背景抑或北伐后上海地方自治的中断,始终没有消灭这一传统。战后上海的政治状态的变化则主要根据国民政府的地方自治要求及相关法案的出台。这两个因素成为战后上海地方自治重启的主要原因。
   第一届参议会议员的选举情况包含议员选举的前期准备,基层各区及职业团体的候选人选举,到第一届参议会的成立等;同时分析当选的市参议会议员的社会背景。上海市民对这次选举表现出较大的关注,选举虽然在比较完善的制度约束下进行,但依然属于精英政治的范畴。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参议会在有限的权力下的确发挥了相当的议政的作用
   上海市参议会的产生不仅是国民政府政令的结果更是上海地方自治精神传承的苗裔。自治机构的现代化承载了自制精神与城市管理的双重内核。则是通过上海第一届参议会这一案例来窥视近代中国地方自治的特点,以职能为出发点,关注城市建设是地方自治不同于中央制宪焦点的主要内容。
   与大量针对民国政争的研究不同,本文着力于制度建设内容,考察议会工作的实际效果;同时大量采用相关一手资料,还原以参议会为实体的宪政制度建设,弥补了战后上海地方自治的研究缺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