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时间的线团——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生存与命运
【6h】

时间的线团——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生存与命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导论

第一章有限与无穷:中国传统中的个人时间体验与社会时间观

第一节中国传统中的个人时间体验

第二节中国传统中的社会时间观

结语

第二章光明与激情:未来时间的神话

第一节历史时间的终点:从民族主义到乌托邦主义

第二节历史时间取代个人时间

第三节置身于历史时间的洪流之中

第四节 个人时间与历史时间的严丝合缝

第五节历史时间与现实主义

第六节时间被斩首

第三章碎裂与惊恐:绝望与无奈中的应对

第一节遭遇虚无

第二节逃离时间

一.麻醉时间

二.转移时间

三.反抗时间

四.阻断时间

五.锚定时间

六.凿穿时间

七.遮蔽时间

八.反思时间

九.肉搏时间

十.嘲弄时间

十一.摧毁时间

结语

第四章迷醉与迷恋:对家园的永恒渴求

第一节爱在虚无处升起

第二节徜徉于美的永恒之中

第三节回望伊甸园

第四节别样的澄怀味道

第五节空间的虚拟与真实

结语

第五章断裂与连接:欲理还乱的时间的线团

第一节时间的线团

第二节时间与永恒的纽结与转换

第三节不规则的哑铃

结语

余论 人类生存的困境与突围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摘要

这是一篇以时间为支点、以中国传统中的个人时间感受和社会时间观念为背景,展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人物的生存状态的文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面对时间的无常与无情,感时伤逝一直是文人骚客咏叹的一个恒长主题.在中国古代,人们是用儒、释、道所开拓的永恒的天地境界和道教的神仙世界来排斥时间;中国传统的社会时间观念是循环往复的时间观;在中国传统中,个人的时间感受和社会时间观念处于一种平行的、相对独立的状态.在二十世纪,个人感受的时间与社会时间那种相对平行、独立的状况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具体地说,二十世纪后,线性的时间观和进步、发展的历史观取代了传统的永恒观念.这种源于西方的历史时间观念认为:历史是整体的、连续的、进步的、发展的,在历史的尽头,站立着时间的目的.这种未来时间的神话不仅是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时间观念,亦为个人的价值与意义之源.于是,个人时间被要求融入到整体的社会历史时间之中.社会历史时间不仅取代了个人时间,而且还要求个人时间与整体运动着的社会历史时间严丝合缝,任何些微的偏离或偏移,都将使人处于异常危险的境地.不仅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线性的时间观与进步、发展的历史观即未来时间神话语境下的产物,而且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主体,都是这种未来时间神话的注脚.进入新时期后,历史进步与发展的规律和历史的终极目的遭到质疑,历史的头(箭头)被斩首,于是,人们与黑暗和虚无不期而遇,时间的线团紧紧地束缚着人,人们推之不去,排抑不开,时间成为人们的痛苦之源.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中,人们逃离这种不堪忍受的时间的方式有:1、麻醉时间;2、转移时间;3、反抗时间;4、阻断时间;5、锚定时间;6、凿穿时间;7、遮蔽时间;8、反思时间;9、肉搏时间;10;嘲弄时间;11、摧毁时间.在虚无时间的压迫下,也有一部分人,被迫退回到传统的永恒中,企图在永恒的庇护下免于遭受虚无的袭扰和啮噬.这些永恒的世界是:爱的世界、美的世界、宗教的世界、道的世界;90年代以后,人们又开拓出电脑网络世界中的无时间性的虚拟世界.二十世纪人们的时间观念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大变换和大变化,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对时间的感觉和知觉也是异常的丰富和复杂,这从一个侧面决定着这个时代人们的人格和精神,映射出这个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该文还探讨了解决人的时间性生存危机的可能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