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藏高原中尺度对流系统东移与长江流域暴雨过程的关系研究
【6h】

青藏高原中尺度对流系统东移与长江流域暴雨过程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戴晓燕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2问题的提出

1.3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1.4研究方法及思路

1.5论文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K-均值法和CLARANS法的基本原理

2.1 K-均值法的基本原理

2.2 CLARANS法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资料的预处理

3.1资料来源

3.2 MCS的自动追踪

3.3时空数据库的构建

第四章青藏高原上MCS周边环境物理量场特征

4.1空间聚类方法的实现过程

4.2 K-均值法和CLARANS法的比较

4.3 MCS周边环境物理量场聚类结果的分析

4.3.1 MCS周边动力场空间分布特征

4.4.2 MCS周边热力场空间分布特征

4.3.3 MCS周边环境场分布特征小结

第五章青藏高原上MCS的移动传播与长江流域暴雨过程之间的关系

5.1 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降水特征

5.2 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暴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

5.3 MCS的移动传播与暴雨过程之间的关系

5.4暴雨中心周边环境场特征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6.2建议与展望

附录一程序代码

附录二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利用日本GMS红外辐射亮温资料,对1998年夏季青藏高原上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进行了自动追踪。在此基础上,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运用空间数据挖掘中的聚类方法,即K-均值法和CLARANS法来研究影响高原上MCS东移的环境物理量场空间分布特征,进而探讨了高原上MCS的移动传播与长江流域暴雨过程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揭示高原上MCS的移动规律,探索MCS发生、发展的机理以及提高长江流域暴雨和强对流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