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
【6h】

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导论

第一章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价值主体回归与高校德育新探索(1978-1992)

第二章市场经济转轨中的多元价值文化与高校德育的新发展(1992-2005)

第三章德育功能观与高校德育目标的设置

第一节高校德育目标设置的理性反思

第二节高校德育功能反思与功能拓展

第三节构建新世纪高校德育目标的新视角

第四节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德育功能的创新

第四章德育课程观念更新与高校德育课程建构

第一节德育课程观与高校德育课程*发展进程

第二节“主渠道”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分析

第三节不容忽视:非专门德育学科课程的德育功效

第四节课程观变革下的高校德育课程改革

第五章高校德育的日常实践:辅导员*工作之个案分析

第六章走向未来:高校德育的现代化转型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借鉴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的阐释,运用历史研究、文本解读、访谈、个案考察等方法,把特定时期的中国高校德育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它在社会变革中的演变过程,深入挖掘价值观变迁与高校德育转型的内在机理联系。论文力图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在社会变革中发展进程历史经验的揭示,并在对当代高校德育相关要素分析的基础上,为高校德育的现代化转型寻找合理的定位,以推动高校德育的发展和社会新道德秩序的重建。全文包括导论和正文六章。 导论部分论述了本研究的选题原因,研究的价值所在,已有的相关研究综述,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并对论文的基本概念作了界定。 第一章主要从历史纵向的视野探讨1978年到1992年这期间高校德育所面临的新环境和德育的新探索。为应对社会出现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关系的新变化,高校德育适时地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改革,不断地探索德育实践的新途径和新内容。但总体来讲,此时德育改革的步伐并没有跟上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德育实践在“教育危机”中陷入了被动应付的僵局。 第二章着重论述1992年到2005年间,在多元、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的新发展。市场经济、全球化、网络时代等多元的社会背景和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构成了高校德育改革复杂的内外环境,出现了德育适应性不强等问题。在既有德育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域,出现了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以及与网络兴起相关联的网络德育问题等等,高校德育在改革中向纵深方向发展。 第三章从微观的视角,抓住德育结构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德育目标与德育功能进行分析。指出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确定,同时德育目标的合理设置也会制约德育功能的发挥。论文从历史的纵向发展对高校德育目标设置进行解读和特征分析,提出了构建新世纪高校德育目标的新视角。从“应然”和“实然”的状态对我国高校德育功能发展进行梳理与反思,指出在人才培养目标发生转变的条件下,应进一步拓展德育功能。 第四章探讨了高校德育的变革与转型是如何体现在德育课程的发展演变中。指出了我国高校德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德育课程思想,描述了专门德育学科课程发展的历史轨迹。采用课堂观察和调查访谈的方式,对“主渠道”德育实效性不佳的状况进行剖析,提出德育中的教学不等于教育。 同时,通过对以“社会实践”为核心的活动性德育课程和以“校园文化”为代表的隐性德育课程的阐释,分析了非专门德育学科课程的德育功效。进而指出,应整合德育课程群建设,注意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价值互补。 第五章从辅导员个案视角探讨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日常德育工作状况。论文通过辅导员和学生之间各自生动的直白表述,揭示了日常德育在大量的学生事务性工作中游离的现状;进而从辅导员工作制度发展的历史视角,探究学生日常德育实践的进程,深入剖析了日常德育实践的困境;论文引入日常生活理论与交往行为理论,指出日常德育应该回归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日常交往互动中重构师生德育关系,实现日常德育中制度和教育的和谐统一。 第六章是论文的结语部分,主要是从文化的视角对高校德育的现代化转型作一个综合性的理论分析。文中指出要实现高校德育的现代化转型,必须充分吸收、整合中外优秀德育文化资源,并在反思中揭示高校德育的转型走向,即立足“整体教育”的视野,回归本真的德育价值取向,追求德性的可持续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