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冯梦龙“情教观”辨析——兼谈其对《情史》辑评的影响
【6h】

冯梦龙“情教观”辨析——兼谈其对《情史》辑评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冯梦龙“情教观”的语境分析

一、“欲人鳏旷以求清净”的“异端之学”

二、“理”为“情”之范的宋明理学思潮

三、企慕古风、探讨救世良方的人文指向

第二章冯梦龙“情教观”以“情”立“教”的思想基础

一、“情”一元论的世界观

二、“情”为“理”之维的“情”、“理”观

三、“六经皆以情教也”的文化体认

第三章“情之及至,乃入无情”——冯梦龙“情教观”中对“至情”的价值建构

第四章“有情者之朗鉴,无情者之磁石”——冯梦龙“情教观”的实现方式研究

第五章对冯梦龙“情教观”的再评价

第六章冯梦龙“情教观”对《情史》辑评的影响

一、为“情”立“史”、以“史”叙“情”的文体特征

二、纵贯古今、跨越南北、包罗万象的题材特征

三、以女性为美、以节烈为美的人物审美特征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情教观"是晚明作家冯梦龙在其辑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情史》序言中提出的观点.此观点作为拯救世风的方式,既带有晚明社会的时代特征,又受到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深刻影响,因而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既有利于深化对冯梦龙思想和创作的研究,又有助于加深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特征的把握.此外,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角度看,冯梦龙"情教观"再一次体现了中国伦理文化演进的某些特征,对这些特征的追寻,可以为我们当前的道德重建工作提供一种本土资源.基于以上原因,该文以此为题,拟对冯梦龙"情教观"作一梳理,并兼及它对《情史》辑评的影响.这篇论文主要由以下几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对冯梦龙"情教观"的语境分析.第二章是对冯梦龙"情教观"以"情"立"教"思想基础的分析.第三章是对冯梦龙"情教观"中"至情"价值建构的分析.冯梦龙"情教观"中倡导的"至情",实际是一种基于"正"的个体情感基础发生的、为完成道德主体的伦理行为而义无反顾的伦理精神.此精神从中国文化史的角度讲,是对孟子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四章是对冯梦龙"情教观"中"情教"思想实现方式的研究.通过研究可以看出,冯梦龙之所以选择通过《情史》的辑评来传达"情教观"、通过《情史》中诸多作品分门别类的叙述来实现"情教观",主要缘于作者对"兴、观、群、怨、多识"的诗教传统的继承.第五章是对冯梦龙"情教观"的再评价.在前四章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应首先看到,冯梦龙"情教观"对"情"的肯定,深受晚明"主情论"哲学思潮的影响,因而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其次,我们还应当看到,冯梦龙肯定"情"的最终目的,在于为"忠孝节义"的儒家人伦寻找新的理论支点,而不仅仅为了张扬人的自然欲望,冯梦龙"情教观"标志着晚明时期"情"学思潮发展的转向,标志着"情"、"理"关系由对立渐趋融合.第六章是关于"情教观"对《情史》辑评影响的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作为原动力,冯梦龙"情教观"对其《情史》辑评产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为"情"立"史"、以"史"叙"情"的文体特征;二是纵贯古今、跨越南北、包罗万象的题材特征;三是以女性为美、以节烈为美的人物审美特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