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优化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的实践研究——对上海市M区X校的个案分析
【6h】

优化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的实践研究——对上海市M区X校的个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X校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建制的两大背景

(二)为什么建立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

(三)现有备课质量管理制度的不足和缺位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相关研究综述与相关概念界定

(一)相关文献综述

(二)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X校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的现状分析

一、X校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的基本内涵

(一)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中的一些基本要求

(三)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的基本组织系统

(四)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二、X校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实施后所取得的一些成效

(一)解决了以往存在的一些基础性问题

(二)在备课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点状的发展

三、X校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实施后依然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备课观念没有得到彻底更新

(二)备课质量在本质上没有取得突破性的效果

(三)质量监控和检查力度依然不够

(四)备课质量分析报告的内涵不够

第二章X校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中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对新课程的挑战性认识上的缺失

(一)新课程内容的挑战性

(二)新课程思想的挑战性

二、备课时间和有效性的保障上的缺失

(一)备课的基本时间得不到保障

(二)教案撰写的有效性得不到保障

三、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内涵的缺失

(一)缺失备课质量方针和目标

(二)组织结构不科学

(三)评价机制不健全

(四)备课质量分析报告的要求不明确

四、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操作的缺失

(一)操作随意性大

(二)操作过程中针对性不强

五、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效价的缺失

(一)没有体现全员参与性

(二)没有树立动态的备课质量观

(三)没有进行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评价的单一性)

第三章X校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优化的对策研究

一、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大备课观

(一)反思传统备课构建大备课观

(二)认识大备课观的功能

二、重构大备课观下的备课质量的分析报告制度

(一)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的组织系统

(二)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的运行规则

(三)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的操作程序

(四)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的评估系统

三、注重新课改下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的“三观和三性”

(一)新课改下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应体现“三观”

(二)新课改下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应体现“三性”

四、完善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的具体策略

(一)制定持续发展的备课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二)编制必要的基本手册和文件

(三)完善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四)开辟立体式的考察空间

五、优化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的配套机制

(一)建立网状的评价机制

(二)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

(三)形成制度的自审和良性循环机制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是在新课程的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发展需求下,对备课内涵及备课管理内涵进行重构的一种具有可操作性及实效性的管理制度。其当下的目的在于解决当前学校教师的备课中所普遍存在的问题,诸如:备课时间得不到保障,集体备课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备课检查流于形式,以及教师写教案就是为了检查,追求教案数量而不管教案质量等等问题。它希望通过备课质量的各种考察途径来动态地把握教师的备课质量,并通过动静结合的分析策略和多向聚焦的报告系统,从中发现备课质量问题,主动寻找改进和提高备课质量的策略,其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学校教学管理的方法来指导和改进教师的备课质量,整体提升教师的备课认识,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和专业素质。 个案x校基于新课程改革和教学实验改革以及自身学校发展的需要,于2003年尝试了备课质量管理改革,实施了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校教师的备课现状,推进了新课程的实施及教学实验的改革。然而,该制度实施后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传统备课观念没有得到彻底更新、备课质量在本质上没有取得突破性效果、质量监控和检查力度依然不够以及备课质量分析报告的内涵不够等。 对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作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个案学校的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实施后仍然存在上述问题的症结在于实施中存在的一些“缺失”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或解决,具体说来,对新课程的挑战性认识上的缺失,备课的时间和有效性的保障上的缺失,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内涵的缺失,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操作的缺失以及备课质量报告制度效价的缺失。 有鉴于此,建立科学的、合理的、符合学校教学发展实际的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既需要有先进的理念作为支撑,也需要在实践中通过组织系统的不断反思和重建来改进和优化,使之不断趋于完善。针对个案学校的实际,从六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第一,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大备课观,包括反思传统备课构建大备课观和认识大备课观的功能; 第二,重构大备课观下的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包括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的组织系统、运行规则、操作程序和评估系统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三,注重新课改下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的“三观”和“三性”: 第四,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的具体策略,包括丰富制度的基本内涵、制定一些基本的质量手册和文件、优化组织系统和开辟立体式的考察空间; 第五,优化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的配套机制,包括建立网状评价机制、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形成制度的自审和良性的循环机制。 总之,学校在进行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的创建过程中,始终要立足本校,要在现状调查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确立质量方针和目标;始终要关注教师的发展,要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真实有效的推行制度,才能使备课质量分析报告制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著录项

  • 作者

    陈算荣;

  •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 学科 学校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胡东芳;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35.11;
  • 关键词

    备课质量; 课程改革; 教学改革; 备课管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