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文化视野中的村落、学校与国家——一个县教育变迁的历史人类学考察(1904—2006)
【6h】

文化视野中的村落、学校与国家——一个县教育变迁的历史人类学考察(1904—2006)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授权使用声明

序言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研究综述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框架与思路

第一章县域文化与村落背景

一、地理位置

二、经济状况

三、历史文化

四、传统教育遗产

第二章国家——社会和乡村教育变迁

一、清末社会变革和新学的引进

(一)废科举、兴学堂

(二)国家与地方社会的冲突

(三)1907年一位俄国汉学家游记中的鲁西南教育改革图景

(四)近代化意义上的教育管理体制

(五)教育经费与师资培训

(六)一种比较——周村与汶上

二、新旧之间——乡村私塾教师的生活史

(一)落魄的心态

(二)充当塾师的不同心情

(三)对待新学的不同态度

(四)科举废除后的不同反应

(五)教育扩展中士绅与地方精英

三、民族—国家与教育在乡村社会中渗透

(一)“新国家”提倡国民教育

(二)政府禁止私塾

(三)“洋学”与私塾的冲突

(四)教师与乡村生活的隔膜

(五)教育、政治与职业生涯

四、教育重建新社会:乡村建设运动在汶上

(一)乡学、村学、乡农学校

(二)共学处

(三)乡村服务人员训练处

五、烽火中的学校:抗日战争和内战时期的教育

第六节 1949年以后国家控制下的乡村文化与教育

(一)学校教育制度重建与乡村政治运动

(二)“文革模式”——“造反”与贫下中农管理学校

(三)民间文化的复兴——学校与乡村生活的疏远

第三章 一个村落的教育志:乡土文化、学校与现代政治(一)

一、区域位置与村落文化

二、南旺义学与张公书院

三、分水龙王庙与南旺小学

四、村政的“现代化”

五、村落权力结构内卷化及对教育的影响

六、乡村、政治运动与个人命运

第四章 一个村落的教育志:国家意志与底层需求的冲突(二)

一、村民的就学空间与受教育机会

二、教育在村民生活中意义变化

三、“地方性知识”的困境

四、村小、学生与乡村生活

五、教师、地方政府与乡村社区

六、游走于乡村教育边缘的人——乡村代课教师

第五章从村落到县城——城乡教育差异的历史考察

一、“皇权止于县政”——古代城乡社会结构和文化一体性

二、“耕读”传统的断裂

三、乡村士绅成分的变质

四、绅士城市化

五、新式教育的城乡差异

(一)传统教育的城乡一体性

(二)新式教育在城乡之间的失衡

(三)新教育给乡村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六、新式教育与城乡流动

(一)文凭取代功名成为城乡流动的阶梯

(二)新教育加速了从乡村向城市流动

七、影响城乡教育流动的社会因素

(一)战争破坏对城乡教育流动的影响

(二)城乡分治与教育的社会选拔功能

(三)“教育革命”与城乡流动的逆转

(四)1978年以后:精英化、市场化与城乡教育流动

八、从村小到“县实小”、“县一中”——城乡教育差异的个案研究

结语

一、乡村社区与国家关系之变化

二、学校与乡村社区的隔阂

三、新教育兴起加大了城乡之间的文化差异

四、“和而不同”—城乡教育关系的一种定位

(一)乡村教育改革的历史困境

(二)农村教育采取何种模式:“离农”?“为农”?

(三)“和而不同”—城乡教育和谐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日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也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但是既有的研究成果多从国家教育政策或政府的宏观规划出发,很少从乡民自身的教育需求、乡村文化变迁来研究乡土教育。论文选择华北平原一个典型的县作为考察乡村教育历史演变的切入点,从社会生态、区域文化、人口流动与教育变迁的双向互动入手,通过民间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口述史、人种志等多种研究方法的运用,呈现了20世纪以来伴随民族国家的兴起,国家政权逐步介入乡村社会,国民教育体系建构与村落文化、地方性知识冲突的生动场面,揭示了乡村教育的复杂性,并对城乡教育差异作了深入的思考。 山东省汶上县作为齐鲁文化核心辐射区,“孔子宰中都”即于此,又是30年代梁漱溟乡村建设实验县,1936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廖泰初先生在汶上县开展农村教育田野考察,从中西文化冲突的视野,详尽地考察了汶上县“洋学”(学校)与私塾对抗、竞争甚至落败的情形。清末民初是我国由传统国家向民族国家过渡时期,现代学校制度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向乡村延伸,国家与地方社会的冲突,地方性对现代性的反抗,充分反映了乡村社会固有的文化结构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展示现代化进程中的丰富多彩。 “皇权止于县政”、“天高皇帝远”,说明了乡村社会在自身固有逻辑轨道上运转,介于官与民之间的绅士群体维系着乡村无为而治,私塾则由家族或家庭承担,在这种框架下,乡村教育处于自治状态。但是20世纪以来,伴随国家政权的下沉,乡村教育逐步纳入到政府的管理和控制体系之中,但政府在农村推行新式教育过程中,却遭遇扎根于传统社会土壤中的私塾的阻抗,私塾与新式教育之争是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基本特征。 国家权力介入乡村社会是理解20世纪乡村教育变迁的重要参照系,本文着重从国家与社会的视角,探讨一个世纪以来国家政权、村落和学校之间的互动关系,并置于文化变迁的视野分析国家教育建构与乡土社会、地方性知识的冲突,及其不同类型文化权力的互动。清末“废科举、兴学堂”标志着国家权力开始进入乡村教育,“洋学”的冲击和“毁庙兴学”的运动对村民、士绅以及当事人所造成的内心矛盾和困惑,往往被大历史所遗忘;现代学校带来的外来信仰和观念与地方性知识和习俗的冲突以及带来的社会影响,在以往教育史研究中非常薄弱。事实上,国家教育体系的建构与地方性知识的冲突、学校与乡村生活的隔膜、国家教育期望与村民教育意图的矛盾都基于国家权力介入乡村社会这条轴线上,对这一过程的深度描述和分析对于理解现代学校在乡土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功能以及存在缺陷,对于推动当代中国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人类学的追踪研究,但是理论框架和分析视角与此不同,在前人积累的调查资料基础上,试图将一个县的教育变迁置于历时性框架之中,同时引进共时性分析视角度,对历史具体场景细致的深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宏大叙事相对空泛的弊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