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种蝙蝠色觉的行为学、免疫组织化学和视觉诱发电位研究
【6h】

四种蝙蝠色觉的行为学、免疫组织化学和视觉诱发电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第一章 蝙蝠及其视觉研究进展概述

1.1 蝙蝠的分类

1.2 蝙蝠的生态

1.3 蝙蝠的回声定位

1.4 蝙蝠视觉及色觉的研究进展概述

1.4.1 蝙蝠的视觉研究概述

1.4.2 蝙蝠视锥细胞的研究概述

1.4.3 蝙蝠色觉的研究概述

第二章 四种蝙蝠色觉的行为学、免疫组织化学和视觉诱发电位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动物

2.1.2 行为学实验

2.1.3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

2.1.4 视觉诱发电位实验

2.2 结果

2.2.1 行为学实验

2.2.2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

2.2.3 视觉诱发电位实验

2.3 讨论

第三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蝙蝠(翼手目,Chiroptera)作为哺乳动物的第二大类群,是唯一真正具有飞行能力的兽类,行夜行性生活,这种进化上的优势使它们利用了兽类中一个全新的生态位。蝙蝠具有极其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对蝙蝠的保护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其具有独特的回声定位能力,目前对蝙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听觉领域,而对其视觉尤其是色觉的研究很少。
   本研究首次运用行为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神经电生理学三种技术手段对四类蝙蝠的色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频小蝙蝠和树栖的大蝙蝠具有紫外视觉,而恒频小蝙蝠和洞栖的大蝙蝠不具有紫外视觉,进一步验证了前期分子学研究的结论(Zhao et al.,2009)。大蝙蝠原本生活在树上,进化过程中有小部分栖息地变为基本无光的洞穴,其结果导致了这部分旧大陆果蝠视觉发生退化。对恒频蝙蝠而言,视觉退化的根本因为在于它具有一种更发达的回声定位能力。发达的听觉使恒频蝙蝠不再需要发达的视觉,进而引起视觉退化。这也与前人提出的感觉代偿理论相符合(Speakman,2001)。
   我们还发现,调频小蝙蝠、恒频小蝙蝠和洞栖大蝙蝠的视觉诱发电位都在中/长波段550nm附近出现一个反应峰值,树栖大蝙蝠的视觉诱发电位虽没有在此波段出现明显的反应峰值,但中/长波段反应的最大值也出现在550nm附近。这与分子学证据,即中/长波长视蛋白(M/LWS)基因在哺乳动物中高度保守,大部分蝙蝠M/LWS的最大光吸收值在553nm相符(Zhao et al.,2009)。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