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
【6h】

论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绪论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培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民族精神的内涵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关系

二、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是增强国力,实现民族复兴的需要

(二)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是应对国际局势剧变和迎接全球化挑战的需要

(三)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是提升高校内涵和培育合格人才的需要

三、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现状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取得的成绩

(二)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缺失

(三)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四)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四、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路径和方法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社会科学课是主渠道

(二)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学术团体是有效载体

(三)社会实践和文化遗址考察是重要环节

(四)家庭的熏陶和社会关爱是良好环境

五、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民族精神”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方,由德国学者赫尔德首次提出。我国学术界自上个世纪末以来,也曾就民族问题进行过几次讨论。概括而言,认为民族精神是与物质文明相对的精神文明范畴,它是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是一种被公众普遍认同、共同遵循的品格: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精神并非孤立地、片面地存在着,它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联,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渗透在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的各个方面,并借助优秀文化的传播以达到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
   十六大报告把“弘扬民族精神”的习惯提法变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新增“培育”二字,标志着我党对民族精神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先锋,他们的言行将引领整个民族意识的觉醒。弘扬民族精神,同时也是学校德育教育一贯倡导的,这既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但政治理论基础又相对薄弱,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大学生民族精神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民族精神培养教育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在传统文化下,为什么要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如何培育,尤其是如何利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来培育,都是摆在眼前的实际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将逐一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为绪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阐述了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内涵与关系,分别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二者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依托,中华民族精神寓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第三部分主要是针对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加以阐述。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未来,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民族精神培养教育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第四部分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对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现状和缺失因为进行了深入分析;
   第五部分则是在第四部分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现状和缺失因为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是通篇文章的重点;
   第六部分为结语,阐述了在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价值,指出了这一课题研究的发展前景,旨在把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紧扣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