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县域城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研究
【6h】

县域城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城镇建设和农村建设的理论

2.1 马克思主义关于城市建设和农村建设的理论

2.2 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关于城镇建设和农村建设的理论

第三章 县域城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

3.1 县域城镇与农村建设的内涵和内容

3.1.1 县域城镇的内涵和类型

3.1.2 农村建设的内涵和内容

3.1.3 城镇发展对农村建设的效应

3.1.4 农村建设对城镇建设的效应

3.2 县域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的新互动

3.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内涵和新内容

3.2.2 县域城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统一关系

3.2.3 县域城镇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3.2.4 新农村建设对县域城镇的助推作用

第四章 县域城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4.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阻碍着城乡“共促共进”机制的形成

4.1.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涵义

4.1.2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主要表现

4.2 资金匮乏制约着县域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互动

4.2.1 资金不足

4.2.2 财政收支缺口较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贫乏

4.3 农民素质不高影响了县域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互动作用的发挥

4.3.1 农民自身素质不高

4.3.2 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大

4.4 政府管理欠缺和制度的不健全使县域城镇与新农村建设出现脱节

4.4.1 政府管理欠缺使县域城镇与新农村建设出现脱节

4.4.2 制度的不健全使县域城镇与新农村建设出现脱节

4.5 其他问题

第五章 实现县域城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对策和思路

5.1 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县域城镇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经济基础

5.1.1 着力建设有利于县域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新型经济

5.1.2 着力推动县域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升级

5.2.3 着力优化县域城镇和新农村经济结构

5.2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推动二者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

5.2.1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5.2.2 消除户籍制度障碍

5.2.3 加快建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机制

5.2.4 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

5.2.5 加快建立社会各界支持的参与机制

5.3 优化财政投入机制,多方筹集资金

5.3.1 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

5.3.2 以提高资金绩效为己任,切实强化资金监管

5.3.3 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资金合力

5.3.4 推进财政管理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

5.4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5.4.1 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管理体制

5.4.2 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的作用范围

5.5 提高农民素质,发挥新农民的主体地位

5.5.1 加快办好农村教育事业

5.5.2 抓住关键,加速启动农民主体内动力

5.6 因地制宜,更好发挥模式带动作用

5.6.1 功能辐射式模式

5.6.2 产业开发式模式

5.6.3 科技创新式模式

5.6.4 市场主导式模式

5.6.5 生态建设式模式

5.6.6 文化保护式模式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党中央根据我国城乡关系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而做出的重大战略性举措,其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县域城镇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加快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以发展县域城镇为重要载体,对此我们应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把发展壮大县域城镇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努力探索出一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但在县域城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中还存在着两者互相脱节、互相分离、甚至互相矛盾的问题,这不仅不能充分发挥两者的互相促进作用,而且占用或浪费了新农村建设的资源,影响着二者的共同发展。因此,有必要分析县域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针对二者互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思路。
   本文拟对县域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以及如何更好的发挥二者的互动作用进行研究,这也是县域城镇理论和新农村建设理论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的研究对于县域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形成关于二者良性互动研究的新理论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深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对于发挥县域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作用,提出实现县域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对策和措施,推进县域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和联动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