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关系的结构与变迁
【6h】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关系的结构与变迁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一、农村土地产权关系的结构与变革

(一)以自耕农为基础的生产互助组模式

(二)合作社阶段

(三)人民公社制度

(四)家庭承包制

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选择与变迁

(一)制度与制度变迁

(二)制度分析视角中的农村经济制度变迁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个典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四)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局限

(五)新的制度需求

(六)新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七)市场化变革继往开来——批驳一种观点

三、现行农地制度的产权状况与制度绩效分析

(一)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形成及基本框架

(二)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关系状况分析

(三)制度绩效分析

四、关于农地制度的新的变革实践

(一)“两田制”

(二)“四荒地”拍卖

(三)土地入股

(四)承包期的延长与“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

五、关于进一步变革现有农村土地制度的思考

(一)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方式——强制性的制度变迁

(二)农地产权制度变革的主要方向

(三)农地产权制度变革的主要内容

注释

参考书目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自建国以来至今,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数次重大的变革,对中国的经济、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该文选取中国自建国以来至今的农村土地产权关系的结构及其变迁为研究对象,致力于从产权经济学的视角来考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与现状,探究中国当代农村经济问题的产权根源和历史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探求农村土地产权关系新的变革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