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家与科举——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
【6h】

国家与科举——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内容提要

导论

一.本研究的现状、方法及思路

二.基本文献述略

第一章管理型国家与科举的儒家化

一.一个传统的政治管理型国家

二.思想控制的模式

三.科举中的意识形态控制

四.执政群体的儒家化与集团化

第二章明代行政机构的设官与裁员

一.国家资源的有限性与机构的定编定岗

二.机构与人员的膨胀

三.有限的岗位与无限的人才

四.非程序化“传奉官”的增裁

五.间隔性的机构裁员

六.余论

第三章明代科举的录取率

一.应试人员的资格限制

二.明代的乡试录取率

三.明代的会试录取率

四.明代的未经廷试现象

五.余 论

第四章新科进士的实习、授职及从政时间

一.也谈明代的进士观政制度

二.新科进士的授官问题

三.明代进士的实际工作时间

第五章明代科举制度下的社会流动

一.明代士群体的国家性

二.明代社会流动的特点

三.不同时期的社会流动率

四.社会流动的性质与作用

第六章明代进士的户籍来源

一.明朝进士来自不同的户籍

二.明代户籍与社会结构

第七章科举的区域平衡理念与区域竞争的不平衡性

一.大一统国家与平衡主义

二.区域配置:平衡中求稳定

三.科举竞争的地域不平衡性

四.科举区域竞争的性质与后果

第八章科举与学术的人文走向

一.单一的科举环境不利于学术的发展

二.科举制度下的学者成才规律

附录一科举文献的人物订补价值

一.用科举文献订补人物应注意的问题

二.明代著名学者生卒年补证

三.《明人传记资料索引》生卒年补正

附录二表目

明代科举文献表

表3-1明朝各地乡试录取率

表3-3会试录取率及廷试与会试额对照

表4-6嘉靖三十五年(1556)科进士工作时间

表4-7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逝世状况

表4-9万历三十八年(1610)科进士卒、退情况

表5-2永乐十年(1412)科进士功名之家

表5-3正统元年(1412)进士功名之家

表5-4天顺元年(1457)科进士功名之家

表5-5成化五年(1469)科进士功名之家

表5-6弘治十八(1505)年进士功名之家

表5-7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功名之家

表5-8万历八年(1580)进士功名之家

表5-9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功名之家

表6-1明代进士户籍来源分类

表6-2明代盐籍进士

表6-3明朝灶籍进士

表6-4明代医籍进士

表8-1明代理学、心学人物出身

表8-2明代文学家出身

表8-3明代史家出身

参考文献

声明

展开▼

摘要

该课题以明代科举为中心,考察了国家与科举间的关系,从而对科举制度有了更为广阔的认识.该文的主要结论是:1、科举的儒学化是实现国家稳定的核心;2、有限的岗位应对无限的人才竞争;3、科举竞争是一种配额内的有限竞争;4、科举在选人的同时也造成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5、士的上下垂直流动不会破坏等级社会结构;6、户籍的多元性显示了科举参与的广泛性;7、区域配置保持了不平衡中的平衡;8、科举的人文化决定了学术的人文化.

著录项

  • 作者

    钱茂伟;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

  • 授予单位 复旦大学;
  • 学科 中国古代史
  • 授予学位 博士后
  • 导师姓名
  • 年度 200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D691.348;
  • 关键词

    明代; 儒家; 文官; 科举;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