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整合与分化——明永乐以后河北平原的村落形态及其演变
【6h】

整合与分化——明永乐以后河北平原的村落形态及其演变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指导小组成员

摘要

第一章、绪论

一、村落研究的学术背景

二、国内外村落研究的现状

1、地理学对村落的研究

2、历史学与村落的研究

3、历史人类学的研究

三、本文研究的时期、地域范围与结构

1、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其结构

2、时间段与区域的选择

四、资料的运用与研究方法

1、地名资料的价值及其使用——以新河县为例

2、乾隆《畿辅义仓图》与晚清、民国村图

3、满铁调查及其它调查资料

4、地方文献与实地考察

第二章、明清河北平原村落的发展趋势

一、明清方志中的村落性质

1、清代前期地方志中的村落性质

2、清前期的官村、村堡与保甲制度的关系

二、元末明初河北平原的村落状况

三、明清河北平原村落发展的数量分析

1、永乐至清乾隆年间的村落发展

2、乾隆至清末的村落发展

四、明清河北地区的村落规模分析

1、明中叶村落的规模

2、乾隆十八年前后的村落规模分析

3、晚清村落的发展规模

第三章、明代前期村落的结构形态

一、明初移民的定居方式

二、移民定居方式与村落结构的微观分析

1、同源村落之间的关系

2、移民组成的村落——嘉靖新河县湫口村、神首村的例子

3、移民土著结合的村落——阎仙庄的例子

三、明前期土著村落的结构形态

第四章、裂变分化——村落的密集化过程

一、村落密集化的理论问题

二、村落的裂变型分化

1、灾害性裂变

2、结构性裂变——基于《青县村图》的分析

3、行政性裂变

三、原生型村落的次生分化与村落密集化

第五章、村落的发展与整合过程

一、影响村落发展的主要因素

1、人口的自然增殖与村落的发展

2、寄居型入口流动与村落的发展

3、融入型的人口流动与村落发展

二、村落发展与人口流动的典型村分析

1、丰润县米厂村

2、昌黎县前梁各庄

3、平谷县大北关村

4、顺义县沙井村

5、栾城县寺北柴村

三、村落的独立成村的规模

四、村落的整合过程与土地庙

1、土地庙与村落间的关系

2、河北村落土地庙的祭祀圈

3、人类学研究的证据

第六章、个体村落的发展类型与社区分化——基于村图以及村落庙宇系统的考察

一、明清河北平原村落庙宇的发展

1、河北平原村落庙宇的发展及其功能

2、村落庙宇的数量与村落规模

3、村落庙宇与村落的发展历史

二、村落形态的发展类型划分

三、庙宇复合型村落及其成因分析

1、庙宇复合型村落的特征

2、宗族与庙宇复合型村落

3、地缘组织与庙宇复合型村落——西边仙庄、西团里村与辛章村的分析

4、其它因素与庙宇复合型村落——西高家庄的分析

四、村落的地缘分化与村落社区

第七章、结论及村落相关问题的讨论

一、河北平原村落形态发展的独特性

二、明清河北村落与内聚化发展

三、村落与社区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明永乐以后河北平原村落的空间分布过程以及个体村落的发展过程,研究认为,永乐以后河北平原的村落经历了恢复与再生的过程,从永乐到乾隆十八年前后,村落的数量迅速增加,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空间的分布,乾隆十八年以后,村落的发展由数量的增加逐渐转变为村落规模的扩大。在此过程中,移民对村落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移民不但形成了新的村落,也改变了原来土著村落的结构,移民散居的特征实际上可以看作村落空间布点的过程,它直接影响了村落的密集化过程,是村落结构性裂变与地缘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移民的影响以外,环境与行政等因素对村落的密集化也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的研究也发现,导致村落的密集化的最根本原因还在于村落自身的发展,每个村落在规模上都经历了从零星聚落到饱和型村落、在管理上则经历从依附大村到独立成村的过程,独立成村的标志是土地庙的建立。从村落形态上看,不同发展时期的村落形态有很大的区别,不但体现在村落的规模上,也体现在村落的庙宇系统上。因此,根据村落的规模与庙宇系统,本文将村落形态划分为四个发展时期:前村落期、村落形成期、村落成熟期、村落饱和期,并重点探讨了村落饱和期村落内部的社区分化,结论认为,随着村落的发展,村落开始出现地缘分化的趋向,各地域集团自己修建庙宇并有了自己的组织,这种地缘分化的结果,一方面可能各地缘组织独立成村,从而导致了村落的裂变,另一方面则造成村落内部的社区分化,构成城镇社区的早期形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