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生货币、三角困境与中国货币政策分析
【6h】

内生货币、三角困境与中国货币政策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一、引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理论基础对于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三、全文结构安排

注释

二、文献综述之一:现代货币理论的新发展

一、货币经济学的起源和分类

二、新古典主流模型:对一般均衡体系的扩展和修正

(一)、交叠世代(OLG)模型及对货币政策的分析

(二)、效用函数中的货币(MIU)模型及对货币政策的分析

(三)、现金先行约束(CIA)下的货币模型及对货币政策的分析

(四)、三种模型之间的借鉴和融合

三、搜寻理论:很难应用于政策分析的模型

注释

三、文献综述之二:货币政策的新发展

一、货币政策的简单框架介绍

二、从货币理论发展角度看货币政策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货币对产出的影响

(二)、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的关系

(三)、货币政策的信用渠道

(四)、货币理论未能解决的内生货币问题

三、货币政策的最新发展和动向

(一)、关于货币政策规则的争论

(二)、货币规则的选择

(三)、盯住通货膨胀率——一个货币政策的目标

(四)、有关汇率的讨论

(五)、通货膨胀预测的使用

(六)、资产价格、流动性陷阱与金融风险控制

(七)、一些补充

注释

四、中国货币政策体制和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分析

一、1984年以来的中央银行体制改革和1998年以来独立的货币政策

二、中国货币政策的执行状况及其分析

三、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注释

五、中国货币政策:理论基础与现实的冲突

一、中国货币政策理论基础

二、什么是米德冲突和三角困境

三、货币政策的现实问题之一:米德冲突和三角困境

四、关注内生货币和货币流通速度

(一)内生货币

(二)货币流通速度

五、国际比较:货币流通速度和内生货币规模扩张

注释

六、三角困境和随机冲击:一个信贷宏观模型

一、内生货币和随机冲击:模型创新的现实背景

二、内生货币和随机冲击:基本模型素材

(一)、有关货币分析的一个基本AS-IS-LM模型

(二)、随机冲击和货币政策工具规则:普尔(Poole,1970)模型

(三)、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模型

(四)、股票市场与IS-LM模型:布兰查德(Blanchard,1981)

(五)、信贷扩张:伯南克和布林达(Bernanke and Blinder,1988)模型

三、模型介绍

四、均衡解

五、利率规则与货币量规则比较

六、外汇占款问题

七、结论

注释

七、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该文的目的不是评价中国货币政策的效果,而是从理论基础角度,并抓住内生货币这个关键因素,来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在选择上面临的症结以及这些症结形成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一个符合中国现状的宏观信贷模型,得出一些简单的结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