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民党政权在沪粮政的演变及后果(1945年8月至1949年5月)
【6h】

国民党政权在沪粮政的演变及后果(1945年8月至1949年5月)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日本语概要

导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中国粮食史研究的简要回顾

三、若干定义、主要资料和研究方法

四、抗战胜利前国民党粮政的理论和实践

五、1945至1949年上海粮食运作及管理的基本机制

注释

第一章失败的尝试——1946年上海粮食贷款案始末

一、政策出台

二、欲抑又扬

三、初步侦审

四、供词纪要

五、求证粮部

六、地院审结

余论

注释

第二章应对难关:1946年的青黄不接

一、下车伊始

二、川米洋米

三、存底将罄

四、糙米政策

五、风回路转

小结

注释

第三章从限价到抢米(上)

一、限价政策

二、涨风又至

三、愈演愈烈

四、抢米潮起

五、探究原因

六、筹划配售

注释

第四章从限价到抢米(下)

一、再度限价

二、实施之初

三、步履维艰

四、抢风再起

五、恢复秩序

结语

注释

第五章计口授粮:以上海市民食调配委员会为主线

一、局部配售

二、美粮来了

三、首期全配

四、艰难时刻

五、易手前夜

小结

注释

总论

大事记

参引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和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1945至1949年,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为争夺国家的执政权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内战,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是两党争夺的焦点.其间,粮食危机一直困扰着上海城市,主要体现在供应的不稳定性和粮价的暴涨,这是社会震荡、民情不安、工潮起伏、学界骚动的内在因素.米潮从形成到发展,从爆发到恶化,当局的措施、米商的态度、市民的反应,几乎每个环节都涉及经济、社会、政治乃至文化问题的方方面面,实际上它是解决当时上海城市生活乃至全国局势的一把钥匙.粮食问题从来不是什么别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是社会安定问题,是政权问题.当局者的粮食政策通常被认为具有统御全局的功效,该文以此为切入点,抓住典型事例及重要机构,采用全景梳理的手法,寓理于述,透过纷繁现象探寻国民党政权在沪粮政的规律和实质,进而着重反映其导致的社会政治后果,以期揭示这一史段的基本特征和内在逻辑,为解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