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扬中市食管癌、胃癌致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
【6h】

扬中市食管癌、胃癌致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前 言

第一部分扬中市1991-2002年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分析

1对象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附录

第二部分扬中市食管癌、胃癌地区聚集性及生态流行病学研究

1对象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附图

第三部分扬中市食管癌、胃癌家庭聚集性研究

1对象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第四部分扬中市食管癌、胃癌病例对照研究

1对象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第五部分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与食管癌、胃癌遗传易感性

1对象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总 结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 谢

综述一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

综述二扬中上消化道癌与环境相关性因素

附 录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卫生部门都把肿瘤防治列为一项重要任务.扬中市是肿瘤高发区之一,以食管癌、胃癌为主的上消化道癌发病形势十分严峻,开展恶性肿瘤致病危险因素研究,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成为当地政府和人民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该次研究应用描述性研究、生态比较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遗传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等理论和方法,对扬中市食管癌、胃癌的发病情况和致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开展肿瘤综合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第一部分:扬中市1991-2002年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分析.目的:对扬中市1991-2002年恶性肿瘤发病资料进行描述,分析当地恶性肿瘤发病态势及其变化趋势.方法:研究的基础资料来自扬中市肿瘤发病登记报告系统,病例分类遵循国际疾病分类ICD-9编码,各年份年龄组平均人口数根据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的性别、年龄构成估算.调整发病率分别按1982年中国标准人口构成和1985年世界标准人口构成估计,并比较1991-2002年恶性肿瘤发病率、发病谱及其变化趋势.第二部分:扬中市食管癌、胃癌地区聚集性及生态流行病学研究.目的:探讨恶性肿瘤高发区江苏省扬中市食管癌、胃癌发病是否存在地区聚集性,并分析影响地区聚集性的可能原因.方法:利用扬中市肿瘤发病登记报告系统提供的资料分析各镇食管癌、胃癌等主要恶性肿瘤发病情况,观察地区差异,并应用生态比较研究,通过单因素回归分析和主成份多重回归分析法,分析肿瘤发病率与当地土壤中Cu、Pb、Zn、Ni、Cr、As、Se、Co、V、Mn、F等11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间的关系.第三部分:扬中市食管癌、胃癌家庭聚集性研究.目的:分析肿瘤高发区江苏省扬中市食管癌、胃癌家庭聚集性,估计病例一级亲属患病的相对危险度,探讨食管癌、胃癌是否存在遗传异质性.方法:采用双Y核心家系设计,以病例-配偶对照设计为基础,嵌入后溯性患病率研究和家系随访队列研究,比较不同地位家系成员患病相对危险度的差异,并运用亲属间相关法分析食管癌、胃癌的遗传异质性.第四部分:扬中市食管癌、胃癌病例对照研究.目的:探讨扬中市食管癌、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以双Y核心家系设计为基础,选择361例食管癌、417例胃癌和912例对照,进行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对照来自先证者配偶家系.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主要危险因素探讨.第五部分: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与食管癌、胃癌遗传易感性.目的:研究肿瘤高发区江苏省扬中市居民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食管癌、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病例-配偶对照设计为基础,收集153例食管癌、179例胃癌和454例对照的血DNA标本,应用PCR扩增,2﹪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根据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表现为串联重复序列可变数目的特征,比较不同组别基因多态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