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肱肌肌支移位修复臂丛神经下干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6h】

肱肌肌支移位修复臂丛神经下干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前 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肱肌肌支移位修复臂丛神经下干损伤重建屈指功能的解剖学研究

实验一成人肱肌的神经支配及其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实验二成人臂部正中神经功能束组定位的显微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实验三臂丛下干损伤肌皮神经肱肌肌支移位修复正中神经重建屈指功能的解剖可行性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部分肱肌肌支移位修复臂丛神经下干损伤重建屈指功能的动物实验研究

实验一大鼠单纯臂丛神经下干损伤屈指功能重建动物模型的探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实验二大鼠肱肌肌支移位修复臂丛神经下干损伤重建屈指功能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三部分臂丛神经下干损伤肱肌肌支移位修复正中神经重建屈指功能的临床报道

第一章臂丛神经下干损伤肌皮神经肱肌肌支移位修复正中神经重建屈指功能的临床观察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章臂丛神经下干损伤不同修复术式疗效比较的临床报道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全文小结

文献综述;臂丛损伤丛内神经移位修复进展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肱肌肌支移位修复臂丛神经下干损伤重建屈指功能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研究成人肱肌的神经支配与上臂正中神经功能束组的定位,为肱肌肌支移位修复正中神经重建屈指功能提供解剖学依据。结论:1.肌皮神经肱肌肌支是有效、安全的移位动力源神经;2.臂部正中神经功能束组的准确定位,为正中神经部分束作为供体或受体神经移位修复提供了解剖学依据;3.尸体模拟手术证实了肱肌肌支移位正中神经重建屈指功能的可行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第二部分:肱肌肌支移位修复臂丛神经下干损伤重建屈指功能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大鼠单纯臂丛神经下干损伤的动物模型;并初步探讨肱肌肌支移位修复臂丛神经下干损伤的有效性。结论:1.C8、T1神经根撕脱且臂部正中神经缺损是建立大鼠单纯臂丛神经下干损伤重建屈指功能的可行、理想的动物模型;2.应用大鼠肌皮神经肱肌肌支移位修复正中神经重建患肢的屈指功能,为该术式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与健侧C7移位比较,表明缩短神经再生距离是新术式疗效较佳的主要原因。  第三部分:肱肌肌支移位修复臂丛神经下干损伤重建屈指功能的临床报道  目的:设计并在临床应用肱肌肌支移位修复正中神经重建屈指功能术,并观察其修复疗效;评价臂丛神经下干损伤不同修复术式的疗效。方法:2001年10月至2004年8月对26例臂丛神经下干损伤患者作了回顾性分析,对三种不同术式修复组进行研究,A组肌皮神经肱肌支移位(6例)、B组健侧C7移位(10例)以及C组肋间神经移位(10例)修复正中神经的屈指功能。结论:A组肌皮神经肱肌支移位修复组由于神经再生距离短,在屈指肌肌萎发生不可逆变化之前即可获得神经再支配,故疗效明显优于B、C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