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东欧五国不良贷款治理比较研究
【6h】

中东欧五国不良贷款治理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一章不良贷款界定和有关中东欧五国不良贷款文献回顾

第一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界定

第二节有关中东欧五国不良贷款国内外文献回顾

第二章中东欧五国不良贷款发展及其成因

第一节中东欧五国不良贷款的发展

第二节中东欧五国不良贷款的成因

第三章中东欧五国不良贷款的治理

第一节中东欧五国不良贷款存量的治理

第二节中东欧五国不良贷款流量的治理

第四章不良贷款治理的信息经济学分析及比较

第一节三种产权安排下的审批人和借款人的委托代理问题

第二节三种产权安排下的银行和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

第三节治理不良贷款的两种路径:民营化和引进外资的比较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管理的稳健性、收益状况和流动性状况是衡量银行体系稳定性的五个指标,作为反映资产质量的不良贷款率显得非常重要,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非常高,这不利于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也不利于中国企业发展和长远的经济增长,中东欧五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和斯洛文尼亚和中国同属转型国家,其银行业在89年以后经济转型期间也遇到了严重的不良贷款问题,在处理不良贷款问题方面积累了不少教训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本文的主题是对中东欧五国不良贷款的治理方式进行比较研究,文章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对有关中东欧五国不良贷款的文献进行综述,第二部分概述了中东欧五国不良贷款发展及其原因,第三部分分析了中东欧五国不良贷款治理的方式,第四部分对五国不良贷款的治理做了信息经济学分析和比较,第五部分得出本文的结论并提出对中国银行不良贷款治理的借鉴意义。  本文的结论是:民营化和引进外资都促进了银行产权实质性的变更,有利于降低不对称信息下公有产权对不良贷款的影响,可带来不良贷款的改善,但是前者更有利于提高内资银行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和经济的发展,而后者更多的是通过从私人部门贷款转移到公共部门和银行间贷款,规避了贷款风险从而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不利于内资银行竞争力的提高和企业、经济的长远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