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MRI灌注成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6h】

MRI灌注成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图示与图注

参考文献

综述 磁共振灌注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致谢

论文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MRI灌注成像在常见肝脏占位性病变发现、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材料及方法:选取经临床确诊的肝占位性病变,包括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毛细血管瘤、肝脓肿病例共49例(82个病灶),进行MRI灌注成像研究。1、采用2DFSPGR序列动态增强首过期灌注成像技术(FLIPangle:45,TR/TE:5.3ms/1.3ms)针对病灶中心层面进行双层灌注扫描,采用斜冠状位屏气扫描,扫描时间为60秒。2、根据首过期内序列增强图像,获取病灶、病灶周围组织、腹主动脉、门静脉及正常肝组织的时间信号曲线(timesignalcurve,TSC),记录病灶的峰值时间(peaktime,PT)。以腹主动脉和门静脉的起始增强时间(starttime,ST)/PT作为判断肝脏病灶的血供来源参照标准。以腹主动脉峰值结束作为动脉期的终点及门静脉期的起始点,以门静脉TSC的PT后20秒作为门静脉期的终点。3、分别对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TSC曲线下面积进行积分。应用正增强积分(positiveenhancementintegrals,PEI)的方法,计算肝脏灌注系数(hepaticperfusionindex,HPI)。HPI=肝动脉期PEI/(肝动脉期PEI+门静脉期PEI),同时获得相对血容量参数图。4、对病灶的PT进行分析比较,根据病灶的TSC、PT时相及相对血容量参数图分析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血供来源。5、将正常肝组织、肝占位性病灶及病灶周围组织的HPI进行分析比较。6、根据肝脏常见占位性病变的TSC形态、PT、HPI及相对血容量参数图等分析肝占位性病变的MR灌注特征,利用各组肝脏占位性病变HPI分布特征,选择MRI灌注量化诊断的参考标准。  结论:利用MRI动态增强首过期灌注成像技术为肝脏血供来源及灌注量化分析提供可靠的信息,有利于常见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