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光学倍频过程中感应衍射及色散的研究
【6h】

光学倍频过程中感应衍射及色散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1章绪论

1.1光与物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1.1.1光的电磁理论基础

1.1.2介质的电极化

1.1.3波动方程

1.1.4各向同性介质

1.1.5非线性极化率

1.1.6非线性倍频过程

1.2历史发展

1.2.1相位匹配

1.2.2角度匹配技术

1.2.3群速度失配

1.3非线性材料的发展

1.3.1 PPLN特性及制作原理

1.3.2 PPLN原理

1.4最近的发展及应用—二阶级联非线性

1.4.1基本物理过程

1.4.2级联非线性的特性

1.5本文工作简介

第2章超短脉冲SHG的有关知识及研究基础

2.1飞秒脉冲

2.2倍频理论

2.2.1倍频的效率

2.2.2倍频过程中的位相匹配问题

2.2.3输入辐射抽空的二次谐波的产生

2.2.4用高斯光束来产生二次谐波

2.2.5飞秒激光二次谐波的产生

2.3数值模拟计算求解的方法

2.3.1基本思路

2.3.2关于取样点和计算步长选取的问题

2.4倍频过程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2.4.1单色激光的倍频

2.4.2超短脉冲的倍频

2.4.3啁啾脉冲的倍频

2.5时空对易性

第3章SHG感应色散

3.1 CPPLN色散原理

3.2 CPPLN的色散特性

3.3非线性过程的感应色散

3.3.1感应色散的产生

3.3.2感应色散的数值计算研究

3.4实验测量

3.5小结

第4章SHG感应色散的应用实例

4.1产生时空光孤子的困难

4.2孤子建立过程的数值模拟

4.3小结

第5章SHG感应衍射

5.1感应衍射的基本理论

5.2感应衍射数值仿真

5.3结论

第6章二阶非线性介质中锥形宽带光发射的实验研究

6.1.实验结果及讨论

6.2.结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光波的倍频产生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光学过程,它源自介质对光场的二阶非线性响应或极化。以往,人们大都仅关注高效倍频的方式和技术,以获得高功率的短波长激光,满足应用的需求。在参量过程三波相互作用位相匹配的基础上,相应地发展了诸如腔内倍频、外腔共振及准位相匹配等多种技术。近年来,随着对级联非线性(位相失配条件下,二个二阶非线性的级联过程可等效为一个三阶非线性)的认识深入,倍频过程的研究获得了新的重视,新发现了多种重要的非线性光学现象如X型电磁波、宽带锥形光发射及高维光学孤子等,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级联非线性同时也激发了多种新的技术应用,如高能量飞秒脉冲压缩及正常色散状态的克尔透镜锁模技术,对二阶非线性光学的应用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这些新的非线性现象和技术开发中,位相失配是共同的前提条件,它极大程度地丰富了非线性倍频过程。因此,有必要系统深入地研究位相失配的倍频过程。从光束传输的角度看,位相失配的倍频过程涉及到光波的非线性传输,也涉及到衍射和色散等线性传输行为。本论文着重关心和研究光波的线性传输行为和非线性传输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试图回答非线性过程中光波的衍射和色散的变化规律。这些问题不仅是新的,也没有答案,而且对探索和理解新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现象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位相失配倍频过程中感应色散的理论研究飞秒脉冲在介质中色散展宽是典型的线性传输特征,其基本的物理过程是群速度色散。群速度色散来源于介质材料的本征色散,介质的结构或边界条件也可以导致群速度色散如光纤的模式色散和光栅等衍射引起的角色散,这些色散机制均是线性的,对超快激光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非线性过程对色散的影响的研究工作较少,仅在畴反转的结构性光学晶体(PPLN)中研究了群速度色散的产生机制,它本质上也来源于材料的特殊结构。通过理论上的解析分析与数值模拟计算,我们研究了体材料介质中的感应色散新机制。在位相失配较大时,基波光的色散将被传递给倍频光波,因此倍频光波遭受到的等效色散来自于材料本身以及基波的群速度色散两部分,满足简单的代数相加的关系。论文同时也研究了这种新的感应色散的产生条件,并且讨论分析了其物理图像,可以用一阶极化率与二阶极化率的级联过程来解释[x<'(2)>(2w:w,w):x<'(1)>(w)==>x<'(1)><,eff>(2w)]。 2.感应色散现象的实验验证及应用实例为确信这种感应色散机制的存在,并且证实所起作用是不可忽略的,我们开展了实验验证的工作。选择波长为2.4 um的飞秒激光在BBO晶体中的倍频作为研究对象,基波光的材料色散较倍频光的材料色散高一个量级以上,材料本身的倍频光色散可以被忽略。利用此设计思路开展的实验工作中,观察到了倍频光脉冲显著的啁啾展宽,其相应的色散量是基波色散一半,因此清楚地验证了感应色散机制。作为一个重要的应用实例,我们讨论分析了感应色散机制对时空光孤子产生的贡献。高维时空光孤子的产生要求基波和倍频光色散均为负值的实验环境,我们研究了所有的光学非线性晶体,在其透明波段内均不可能满足此基本要求。感应色散机制可以解决上述困境,倍频光频率处材料本身的色散可以为正值,只要远小于基波光反常色散的量值,我们就可以创造等效倍频色散为负值的实验环境。进一步的数值模拟计算,充分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它己被国外研究小组应用来实验产生了高维时空光孤子。 3.位相失配倍频过程中感应衍射的理论研究光波的色散和衍射在数学形式上对易,在物理图像上可类比。因此,我们可以简单地猜测位相失配的倍频过程中也存在感应衍射的机制。通过解析讨论和数值计算,我们证实了感应衍射效应确实存在于位相失配的倍频过程中。尽管衍射和色散在性质上可类比,但在量值上是有所不同的。取决于介质材料,倍频和基波光的色散量值关系是相对任意的,而倍频光和基波光的衍射关系是确定的,倍频光的衍射程度基本上是基波光的一半。结合感应衍射的作用,倍频光的等效衍射将显著强于基波光,出现了一个新奇的现象,倍频光斑的大小将大于基波光斑。上述这些感应衍射的现象和规律均在数值计算中得到证明。 4.衍射和色散相关的非线性光学现象研究时空不稳定性是非线性光学系统的基本特征,由此产生的多色锥形光发射(CCE)是其一个主要结果。我们在实验上观察和研究了由时空不稳定性导致的锥形光发射,它和传统的光参量产生(OPG)在外形上极为相似,在若干已有的研究工作中引发了混淆。利用二块非线性晶体,并设计了长短脉冲及窄带光束泵浦的实验环境,我们可以同时或分别在实验上产生锥形光发射和光参量产生,从而清楚地诊断和鉴别了这两种不同的非线性过程。据此,我们详细研究和讨论了衍射和色散的作用,帮助理解了新的锥形光发射形成的动力学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