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表皮及周围结缔组织成分对毛囊生长的影响
【6h】

表皮及周围结缔组织成分对毛囊生长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全文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引 言

第一部分表皮及周围结缔组织对人头皮毛囊生长的影响: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表皮及周围结缔组织对大鼠胡须毛囊生长的影响:在大鼠肾包膜下移植后的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表皮及周围结缔组织对人头皮毛囊生长的影响:在裸鼠背部移植后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结论(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毛囊再生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展开▼

摘要

外科手术是治疗毛发缺失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脂溢性脱发来说,采用最多的外科治疗就是自体毛发移植术。由于供区的有限性,提高移植毛发的存活率、生长率显得尤为重要。本实验旨在研究游离毛囊单位带有的表皮及周围结缔组织对其生长有无影响。确定一种毛发存活率较高的毛囊制备方式,并指导临床操作,提高供区毛发的利用率。 第一部分表皮及周围结缔组织对人头皮毛囊生长的影响: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研究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情况下,游离毛囊所带的表皮成分,以及周围结缔组织成分对毛发生长存活的影响。 方法:将同一年轻男性枕部的正常毛发组织在放大镜下分离成包含单根毛发的毛囊单位。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根,A组为完整的毛囊单位,B组去除其表皮成分,C组贴近毛囊去除周围结缔组织。将三组毛发放于Williams E无血清培养基中进行体外培养30天,定期测量其长度及直径,计算生长长度和速度(第一天生长长度=第一天测得长度-初始长度,10天生长长度=第十天测得长度-初始长度)及存活率,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所得到的数据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于培养第一天和培养结束后,每组各取2根毛囊进行HE染色观察各结构情况。 结果:游离毛囊体外培养10天后各组均停止生长:完整毛囊单位组毛干第一天平均生长0.09mm,10天生长0.31mm;去除表皮成分组毛干第一天平均生长0.00姗,10天生长0.02mm;去周围结缔组织组毛干第一天平均生长0.01姗,10天生长0.03mm。完整毛囊单位组毛干第一天和10天总的增长均较去表皮成分组和去周围结缔组织组显著(P<0.01)。完整毛囊单位组的存活率为83%,去表皮成分组为63%,去周围结缔组织组为53%。除完整毛囊单位组的存活率要高于去周围结缔组织外(P<0.05),余各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倒置显微镜下的观察显示随着毛发的生长,部分毛发的毛球部逐渐变圆钝,包裹毛乳头的部分逐渐消失,后期毛球部逐渐变得结构疏松、形态模糊。HE染色可以观察到在培养后期,毛乳头结构消失。 结论:在体外培养时,表皮成分对游离毛发的生长有一定影响,毛囊周围含有结缔组织多少对游离毛发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带有表皮成分及较完整的周围结缔组织的游离毛囊生长的较好。 第二部分表皮及周围结缔组织对大鼠胡须毛囊生长的影响:在大鼠肾包膜下移植后的研究 目的:观察游离的大鼠胡须在同种异体大鼠的肾包膜下能否生长,彻底排除受区表皮因素影响,研究胡须毛囊所带的表皮成分,以及周围结缔组织成分对游离胡须生长存活的影响。 方法:将大鼠胡须垫在放大镜下分离成包含单一胡须的毛囊单位。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根,A组为完整的毛囊单位,B组去除其表皮成分,C组贴近毛囊去除周围结缔组织。将三组毛发植入同种异体大鼠的肾包膜下3个月,测量其毛干长度(生长长度=测得长度-初始长度)。所得到的数据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于培养结束后每组各取2根毛囊做HE染色观察各结构情况。 结果:3个月后,完整毛囊单位组毛干平均生长1.7mm;去除表皮成分组毛干平均生长1.2mm;去周围结缔组织组毛干平均生长1.3mm。完整毛囊单位组大鼠胡须毛囊毛干的生长长度要大于去表皮成分组(P<0.05),而与去周围结缔组织组毛干的生长长度无显著差异(P>0.05)。HE染色可见到大鼠胡须毛囊的各层结构,未见到典型的隆突部。 结论:游离的大鼠胡须能在同种异体大鼠的肾包膜下生长,带有表皮成分的游离胡须毛囊在肾包膜下生长较好,周围是否带有足够的结缔组织成分对胡须毛囊在肾包膜下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 第三部分表皮及周围结缔组织对人头皮毛囊生长的影响:在裸鼠背部移植后的研究 目的:观察游离的人头皮毛囊在裸鼠背部插入移植后能否生长,研究游离毛囊所带的表皮成分,以及周围结缔组织成分对其生长存活的影响。 方法:将同一年轻男性枕部的正常毛发组织在放大镜下分离成包含单根毛发的毛囊单位。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根,A组为完整的毛囊单位,B组去除其表皮成分,C组贴近毛囊去除周围结缔组织。将三组毛发植入裸鼠背部观察,在第二周时测量计算其生长长度(生长长度=测得长度-初始长度)及存活率。所得到的数据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于移植9周后,每组各取2根毛发做HE染色,观察各结构情况。 结果:植入后第二周,完整毛囊单位组毛干平均生长4.1mm;去除表皮成分组毛干平均生长4.3mm;去周围结缔组织组毛干平均生长3.6mm。完整毛囊单位组人头皮毛囊毛干的生长长度与去表皮成分组和去周围结缔组织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二周时,各组毛囊的存活率分别为:完整毛囊单位组90%,去表皮成分组100%,去周围结缔组织组100%。各组间毛发的存活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自移植后第二周起,裸鼠背部植入的毛发逐渐脱落。在第九周时,各组均见部分毛发已脱落毛囊处有纤细柔软的黑色毛发重新长出。HE 染色可见到人头皮毛囊在裸鼠背部存活,位置深至肉膜下,各层次结构清晰可见。 结论:游离的人头皮毛囊能在裸鼠背部生长,有无表皮成分及较完整的周围结缔组织对毛囊的生长影响不大。有部分毛囊可再次进入毛发生长周期,形成纤细的毛发。 总结本实验的结果,得出如下结论:游离毛囊所带的表皮成分及周围结缔组织对其生长有一定影响,带有完整周围表皮成分和结缔组织的毛发在各种环境下均生长较好;在毛发植入处周围存在其他表皮和结缔组织成分时,游离毛囊是否带有表皮及足够的周围结缔组织并不对毛发的生长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我们认为在临床毛发移植时,是否带有表皮或是保留足够的周围结缔组织,并不影响植入毛发的生长率、存活率。在毛发移植的操作过程中,防止对毛囊的损伤更为重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