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有机发光器件性能优化及激子扩散问题研究
【6h】

有机发光器件性能优化及激子扩散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引言

一、导言

二、有机发光的历史

三、市场化进程

四、电致发光机理

五、其他有机光电子器件-有机太阳能电池

六、有机薄膜器件的挑战

七、本论文中的主要工作

八、参考文献

第二章.OLED中相关物理模型

一、激发态

1.激子

2.电子能量跃迁

3.单线态激子和三线态激子

二、载流子注入和传输

1.RS热电子发射模型

2.FN隧穿机制

3.Baldo模型

三、界面缓冲层

1.偶极层模型

2.化学反应模型

3.隧穿模型

4.SCLC

四、参考文献

第三章.实验

一、导言

二、实验仪器介绍

1.有机分子束沉积系统

2.器件性能的测式

三、常用的有机分子

四、参考文献

第四章.高对比度有机发光器件的研究

一、有机发光器件的阴极

二、有机发光器件的对比度

三、黑电极(Black Cathode TM)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五、参考文献

第五章.掺杂OLED器件中空穴传输层厚度研究

一、背景介绍

二、实验

三、结果与讨论

1.I-V特性、器件效率和EL光谱随NPB厚度的关系

2.掺杂对载流子注入、传输的影响

四、总结

五、参考文献

第六章.激子在有机薄膜中扩散的研究-原位光致发光

一、激子扩散研究的意义

二、激子扩散长度研究的方法

三、原位光致发光研究

四、一维稳态扩散方程求解的局限性

五、蒙特卡罗模拟-模型

六、蒙特卡罗模拟-结果

七、OLED中激子分布的讨论

八、总结

九、参考文献

第七章.三线态激子扩散研究-探测层对有机薄膜中三线态激子扩散的影响

一、摘要

二、研究背景

三、“双层”模型

四、实验结果拟合与讨论

五、“双层”模型中所用假设及相关误差分析

六、总结

七、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对有机发光器件性能优化及激子扩散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⑴制备了具有低反射率阴极的OLED器件,可以实现器件在工作时的高对比度。该阴极由半透明金属层、介质层、金属层构成。 ⑵提出了空间电荷导致能带弯曲影响电荷注入的模型,可以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器件效率和发光光谱随NPB层厚度而变化的规律。 ⑶讨论了一维扩散方程所用边界条件“有机一真空界面激子流为零”在薄膜厚度与激子扩散长度可比拟时所带来的较大误差。 ⑷通过分析掺杂层对激子扩散的影响,建立双层模型,以系统地描述激子在主体材料层和掺杂层中的浓度分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