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糖代谢与颈动脉粥样硬化
【6h】

糖代谢与颈动脉粥样硬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研究目的

研究类型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1.了解非糖尿病人群糖代谢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2.了解空腹血糖、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3.了解糖化血红蛋白与其他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 方法:1.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入选2006年6月到2007年2月华山医院心脏科门诊或住院患者,要求没有糖尿病史,不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改良OGTT试验结果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2.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吸烟状况。血压于清晨测量,取两次平均值。空腹抽血要求禁食8小时,于清晨抽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肾功能、hsCRP。改良OGTT试验于清晨6时抽取空腹血糖后口服葡萄糖粉75mg,120分钟后抽取2小时血糖。记录降压药物和调脂药物的使用情况。3.颈动脉超声:将IMT≥0.9mm或发现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定义为阳性,否则就判别为阴性。4.采用Microsoft Access 2003建立数据库。5.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 11.5完成。 结果:共入选患者197人。 1.不同血糖指标的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超声阳性组和阴性组的空腹血糖、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5.4mmol/L和5.2mmol/L,7.6mmol/L和6.9mmol/L,5.8%和5.5%,均为阳性组显著高于阴性组。 2.将患者分别按照空腹血糖、OGTT的2小时血糖、HbA<,1c>的值分组,计数不同血糖水平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空腹血糖四分位的超声阳性比例分别为46.81%、43.90%、52.83%、62.26%,2小时血糖≤6.3mmol/L、≥6..4.且≤7.7mmol/L、≥7.8mmol/L组的阳性率分别为43.48%、50.00%、54.72%,而糖化血红蛋白四分位的阳性率分别为37.50%、48.57%、42.31%和76.67%,并且HbA<,1c>的第一、二、三个四分位组与第四组之间的差距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值分别为0.002、0.020、0.009。 3.分别以空腹血糖、2小时血糖、HbAlc与颈动脉超声结果作相关分析,发现2小时血糖、HbAlc均与颈动脉超声结果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20和0.21,P值分别为0.017和0.016。 4.以颈动脉超声的阳性或阴性作为因变量,分别以年龄(每10岁)、性别、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LDL胆固醇、HDL胆固醇、高敏CRP与空腹血糖或2小时血糖作为自变量,作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颈动脉超声阳性的独立预测因子均为hsCRP,OR值分别为1.28和1.25,P值为0.033和0.053。以年龄(每10岁)、性别、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LDL胆固醇、HDL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高敏CRP作为自变量,以颈动脉超声的阳性或阴性作为因变量,作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颈动脉超声阳性的独立预测因子为腰臀比和糖化血红蛋白,OR值为8898.06和3.51,P值分别为0.043和0.035。 5.以年龄(每10岁)、性别、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LDL胆固醇、HDL胆固醇、空腹血糖、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敏CRP作为自变量,以颈动脉超声的阳性或阴性作为因变量,作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颈动脉超声阳性的独立预测因子为腰臀比和HbA1c,OR值分别为18077.66和3.74,P值为0.035和0.042。 6.将患者按照SBP和HbA<,1c>的值分为四组,即SBP<130mmHg且HbA1c%≤5.6组,SBP<130mmHg且HbAlc%>5.6组,SBP≥130mmHg且HbAlc%≤5.6组,以及SBP≥130mmHg且HbAlc%>5.6组,四组颈动脉超声阳性的比例分别为37.84%、48.48%、55.56%和70.83%。 7.依据LDL小等于或大于2.6mmol/L,以及HbAl。%小等于或大于5.6将患者分位四组,即LDL≤2.6mmol/L且HbAlC≤5.6%、LDL≤2.6mmol/L且HbAlc>5.6%、LDL>2.6mmol/L且HbAlc≤5.6%和LDL>2.6mmol/L且HbAlc>5.6%组,四组的颈动脉超声阳性率分别为35.71%、59.09%、47.22%和55.88%。 8.根据HDL-C大等于或小于1.04mmol/L,以及HbA<,1c>%小等于或大于5.6mmol/L,将患者分为HDL≥1.04mmol/L且HbAlc≤5.6%、HDL≥1.04mmol/L且HbAlc>5.6%、HDL<1.04mmol/L且HbAlc≤5.6%以及HDL<1.04mmol/L且HbAlc>5.6%四组,四组的颈动脉超声阳性比例分别为44.19%、54.29%、36.36%和71.43%。HDL<1.04mmol/L且HbA1c≤5.6%组以及HDL<1.04mmol/L且HbAlc>5.6%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 9.依据患者hsCRP和糖化血红蛋白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hsCRP≤1.1mg/L且HbAlc≤5.6%、hsCRP≤1.1mg/L且HbAlc>5.6%、hsCRP>1.1mg/L且HbAlC≤5.6%、以及hsCRP>1.1mg/L且HbAlc>5.6%四组,四组颈动脉超声阳性的比例分别为37.14%、38.46%、46.88%和78.57%;并且在hsCRP>1.1mg/L且HbAlc≤5.6%组和hsCRP>1.1mg/L且nbAlc>5.6%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P=0.012)。同时还进一步发现,hsCRP>1.1mg/L且HbAlc>5.6mmol/L组与另外三组相比,差异非常明显;hsCRP≤1.1mg/L且HbAlc≤5.6mmol/L以及hsCRP≤1.1mg/L且HbAlc>5.6mmol/L两组与hsCRP>1.1mg/L且HbAlc>5.6mmol/L组相比,其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P值分别为0.001和0.003。 10.计数患者的危险因素(SBP≥130mmHg,LDL-C>2.6mmol/L,hsCRP>1.1mg/L),将患者分为0或1个危险因素以及2或3个危险因素两类,再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的数值将患者分为0或1个危险因素且HbAlc≤5.6%、0或1个危险因素且HbAlc>5.6%、2或3个危险因素且HbAlc≤5.6%、2或3个危险因素且HbAlc>5.6%四组,各组的颈动脉超声率分别为33.33%、42.86%、53.33%~H 78.26%。2或3个危险因素且HbAlc≤5.6%与2或3个危险因素且HbAlc>5.6%组之间的差异接近于统计学上的显著性(P=0.061);而0或1个危险因素且HbAlc≤5.6%与0或1个危险因素且HbAlc>5.6%两组与2或3个危险因素且HbAlc>5.6%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P值分别为0.001和0.011。 结论:非糖尿病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的轻度升高有可能引起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的增加,且这种作用独立于其它血糖指标及多重危险因素。而当存在高血压、血脂调节紊乱以及慢性炎症反应时,上述两者之间的联系尤为明显。这就提示我们,对于非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来说,血糖控制有可能是我们的下一个治疗目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