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的劳动就业及其失业预警研究
【6h】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的劳动就业及其失业预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1章绪论

1.1关于选题背景

1.2几个主要概念的界定

1.2.1就业与失业

1.2.2经济增长

1.2.3失业预警

1.3 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内容框架

1.3.2主要内容

1.3.3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4研究意义

1.4.1理论意义

1.4.2实践意义

1.5研究创新及不足

1.5.1创新点

1.5.2不足及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注释

第2章就业理论探析与中国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2.1 主要就业理论辨析

2.1.1凯恩斯失业与有效需求理论

2.1.2菲利浦斯曲线

2.1.3配第·克拉克定理

2.1.4奥肯定律

2.1.5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2.1.6效率工资模型

2.1.7内部人—外部人模型

2.1.8失业回滞理论

2.2当前中国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2.2.1关于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关系的研究

2.2.2关于中国失业问题严重程度的认识

2.2.3关于中国失业的性质和失业原因的研究

2.2.4关于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研究

2.2.5关于中国就业对策的研究

2.3 失业预警体系研究综述

2.3.1一般预警理论

2.3.2美国的工厂预警系统与房屋预警系统

2.3.3失业预警理论

注释

第3章中国劳动就业与就业制度变迁

3.1 传统劳动就业制度的形成

3.2 传统劳动就业制度的特征及弊端

3.3 中国就业制度的改革

注释

第4章中国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联动效应—就业弹性演变

4.1 “奥肯定律”在中国的异常表现

4.2 中国就业增长的经济增长效应:就业弹性演变

4.2.1就业弹性系数的代表性

4.2.2中国就业弹性系数的演变

4.3基于经济增长方式的就业弹性系数分析

4.3.1中国的经济增长阶段与经济增长方式

4.3.2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弹性

4.3.3企业规模结构与就业弹性

4.3.4所有制变化与就业弹性

4.4基于技术进步、资本替代、贸易增长方式的就业弹性系数分析

4.4.1技术进步、资本替代与就业弹性

4.4.2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就业弹性

4.4.3出口贸易增长方式与就业弹性

4.5就业统计制度与就业弹性

4.6就业弹性与灵活就业及就业的非正规化

4.6.1关于灵活就业

4.6.2从就业人数的增速分析非正规就业

4.6.3非正规就业的总量分析

4.6.4非正规就业统计与就业弹性系数

4.7结论及启示

注释

第5章中国就业弹性的再考察

5.1就业弹性系数的重新评估

5.1.1以北京为例的就业弹性统计纠偏

5.1.2以上海为例的就业弹性统计纠偏

5.1.3全国就业弹性的统计纠偏

5.2中国就业弹性的经济增长理想函数

5.2.1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就业弹性系数

5.2.2“人口红利“阶段的就业弹性系数

5.2.3就业弹性的经济增长理想函数

5.3结论及启示

注释

第6章中国失业问题与失业预警研究

6.1中国的失业问题及其控制

6.1.1严重失业的经济、社会后果

6.1.2中国失业问题的控制

6.1.3当前几类失业人群分析

6.2发达国家的劳动保障、失业预警系统及其借鉴意义

6.2.1“荷兰就业奇迹”及其对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启示

6.2.2国外工时政策变化对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启示

6.2.3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预警系统

6.3国内失业预警及失业预警系统研究

6.3.1失业预警研究的初步展开

6.3.2部分省市建立失业预警系统的尝试

6.4上海失业预警系统研究

6.4.1失业预警系统工作机制

6.4.2失业预警专家委员会

6.4.3失业预警信息的来源

6.4.4失业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6.4.5失业预警模型的构建

6.4.6失业预警对策

6.5结论与启示

注释

第7章中国未来劳动力供求及就业形势分析

7.1劳动力供求预测方法

7.2 中国劳动力供求预测

7.2.1中国劳动力供给预测

7.2.2中国劳动力需求预测

7.2.3对“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形势的总体评估

7.3 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

7.3.1未来20年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目标

7.3.2“民工荒”辨析

7.4 世界部分城市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后的产业与就业结构变动

7.4.1香港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后的产业与就业发展轨迹

7.4.2新加坡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后的产业与就业发展轨迹

7.4.3纽约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后的产业与就业发展轨迹

7.4.4汉城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后的产业与就业发展轨迹

7.4.5四城市情况对京津沪等中国发达城市的启示

7.5 用工需求景气指数的构建与上海实践

7.5.1用工需求景气指数的设计

7.5.2 2007年上半年上海用工需求景气状况

7.6结论与启示

注释

第8章中国转型期的促进就业政策选择

8.1 充分就业的内涵及其意义

8.2 人口大国与人力资源强国

8.2.1人力资源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8.2.2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8.3 中国就业发展战略的演变

8.4 促进充分就业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

8.4.1积极的就业政策框架

8.4.2促进充分就业的政府责任体系

8.4.3促进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

8.4.4促进充分就业的劳动力市场建设

8.4.5提高劳动者素质与促进充分就业

8.4.6发展中小企业及扶持创业

8.4.7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工作

8.4.8完善就业援助机制及建立失业预警体系

8.5 新形势下确保就业增长的经济增长方式选择

8.5.1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

8.5.2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互动

8.5.3“十一五”时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8.5.4上海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成效及启示

8.6结论与启示

注释

第9章基本结论、政策启示及战略思考

9.1基本结论

9.2政策启示

9.3战略思考

注释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20世纪80年代经来中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率超过了9%,但是,中国的失业压力却有增无减,高速的经济增长与巨大的失业压力同时并存,近几年来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一直保持在800万以上,失业率上升到4.3%,农村富余劳动力超过1.5亿。有研究认为,中国的经济高增长没有带来高就业,经济增长模式越来越像低就业增长或是无就业增长(growth withoutemDloyment)模式,“奥肯定律”在中国失灵。研究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的劳动就业问题,对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和丰富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理论都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从中外就业理论文献考证入手,借鉴中国就业问题的已有研究成果,对中国就业问题与就业制度变迁,中国传统劳动就业制度的形成过程、特征和弊端,以及中国就业制度的改革历程,不同阶段就业问题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系统回顾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就业弹性系数的演变轨迹,重点从中国当前所处的经济增长阶段与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产业结构特征、企业规模结构、所有制变化、技术进步、资本替代等多角度探讨了就业弹性偏低的原因,研究了中国现有的就业统计制度与非正规就业现象,以北京和上海为例,对中国就业弹性进行了统计纠偏,进而分析了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就业弹性系数和“人口红利”阶段的就业弹性系数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就业弹性的经济增长理想函数。其次,从中国失业问题没有造成极端破坏性的原因分析入手,进而分析了当前中国四类主要失业群体的破坏性,研究了国外劳动保障预警系统及其借鉴意义后,以上海为重点对构建中国失业预警系统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尝试构建了失业预警模型。再次,对未来10年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以及结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对“十一五”期间中国就业形势进行了总体评估,对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进行了探讨,对香港、纽约、汉城、新加坡四个城市在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后的经济、产业和就业的演变轨迹进行了对比分析,较全面研究了充分就业的内涵、现实意义和中国充分就业的目标模式,提出了确保就业增长的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和中国式促进充分就业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 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第一,中国经济高增长过程中就业弹性偏低,是与中国当前所处的经济增长阶段与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产业结构特征、企业规模结构、所有制变化、技术进步、资本替代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第二,中国近20年来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是存在足够就业增长的,此前有关中国就业弹性的研究计算存在严重的统计偏差,此前有关“高增长低就业”的断言是失之偏颇的,中国经济增长对就业岗位是具有显著拉动作用的。第三,在经济不断趋向成熟的过程中,就业弹性会出现逐渐减小的趋势。理想就业弹性系数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呈现负相关函数。经济高增长期间,就业弹性低是正常的现象。中国未来20年就业岗位增长率只要保持在1.5%以上即可实现比较充分的社会就业,理想就业弹性系数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呈现负相关函数。第四,综合分析中年农民工、城市下岗职工等当前几类主要失业人群的特点,对社会潜在危害最大的是大学生群体和进城务工的“80后”农民工。第五,中国就业问题是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并存,但总量矛盾的严重性随着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转变将逐年缓解,而由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劳动者素质等造成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将日益突出。第六,以上海为例的研究表明,失业率变化受GDP增长等多因素影响,但这些影响存在三个季度的滞后性,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必要而且可行。 本研究的主要政策启示在于:第一,要使中国从人口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一是要发展教育,二是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进高效就业。第二,政府对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应当进行适度干预,要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实现“比较充分的社会就业”目标。第三,积极的就业政策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构建促进充分就业的政府责任体系,努力营造良好的促进就业氛围;实施促进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确保经济发展与创造就业机会的良性互动;构建规范有序的市场化就业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优势;发展教育和加强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满足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也缓解因结构性矛盾造成的就业压力;发展中小企业,积极扶持创业,发挥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重视做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工作,促进城乡一体化充分就业;完善就业援助机制,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有效的就业托底;建立失业预警体系,防范失业状况恶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消极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