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环孢素A促进对人早孕期母-胎界面交叉对话的分子机制
【6h】

环孢素A促进对人早孕期母-胎界面交叉对话的分子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 环孢素A通过SDF-1/CXCR4自分泌作用促进人早孕期滋养细胞增殖与侵袭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DSC加强CsA对人早孕期滋养细胞的促侵袭作用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CsA对人早孕期母-胎界面IL-10/IFN-γ平衡的调节作用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环孢素A的发展历史、药理作用机制及对妊娠的影响

博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从免疫学角度,自然妊娠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半同种异体移植。母体对胚胎这种“天然移植物”的免疫耐受是妊娠得以建立和维持的内在本质。妊娠失败多与母体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对胚胎产生免疫排斥有关。因此阐明母-胎免疫调节机制及如何改善妊娠结局一直是生殖免疫学的研究热点。 环孢素A(CsA)自20世纪7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作为免疫抑制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目前公认的抑制移植排斥反应最为有效的药物。我们课题组前期体外研究发现,低浓度CsA(10<'-4>~1.0μmol/L)可以明显抑制滋养细胞凋亡,并促进其增殖、迁移与侵袭;体内实验发现,妊娠失败模型孕鼠经CsA治疗后,母-胎界面IFN-γ分泌降低,IL-10分泌增加,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扩增,胚胎吸收率下降。这些结果提示CsA对母-胎界面具有良好调节作用,可改善滋养细胞生物学功能,并有利于母-胎界面Th2型免疫偏移和免疫耐受产生,可望成为一种新型保胎制剂。 本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解析CsA作用于人早孕期滋养细胞的可能分子机制,同时分析CsA对母-胎界面另两群重要细胞,蜕膜基质细胞(DSC)与蜕膜免疫细胞(DIC)生物学功能的调节作用,为CsA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CsA通过SDF-1/CXCR4自分泌作用促进人早孕期滋养细胞增殖与侵袭应用本实验室建立的胰酶消化、密度梯度离心法成功分离、培养人早孕期滋养细胞,采用RT-PCR、In-cell Western和ELISA法从基因和蛋白水平分析CsA对滋养细胞SDF-1、CXCR4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CsA通过MAPK/ERK1/2信号途径明显促进人早孕期滋养细胞SDF-1与CXCR4的转录和翻译。用MTT法和侵袭试验评价CsA对滋养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的调节作用是否涉及3、CsA对人早孕期母一胎界面IL-10/IFN-γ平衡的调节作用应用ELISA法分析人早孕期滋养细胞、DSC及DIC IL-10与IFN-γ的分泌情况,进而探讨CsA对这三种细胞及其共培养系统IL-10/IFN-γ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人早孕期滋养细胞、DSC和DIC均可自发分泌IL-10。CsA对单独培养的滋养细胞、DSC和DIC IL-10的分泌虽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当它们两两或三者共培养时,经CsA处理后IL-10分泌水平均明显高于相应未处理组。尤其对三者共培养系统,CsA可明显促进IL-10的分泌。体外培养的人早孕期滋养细胞和DSC未检测到明显IFN-γ的分泌,IFN-γ主要由DIC产生。CsA对单独培养的DIC IFN-γ的分泌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当DIC与DSC和滋养细胞共同培养时,CsA可明显下调共培养系统IFN-γ分泌。 本部分研究结果证实,CsA可促进人早孕期滋养细胞、DSC和DIC共培养系统IL-10的分泌,同时抑制IFN-γ产生。母一胎界面整体水平IL-10上调,IFN-γ下调,将有助于产生Th2型免疫偏移。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低浓度CsA对人早孕期母-胎界面具有多重调节作用: 2(1)通过促进滋养细胞自分泌SDF-1升调节其增殖与侵袭能力;(2)促进DSC与滋养细胞的对话与交流,增强滋养细胞的侵袭功能;(3)促进利于妊娠维持的Th2型免疫偏移。提示CsA的药理作用机制远远超过人们迄今为止的认识,它可能成为一种新型保胎制剂,为临床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等免疫相关妊娠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