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DICOM医学影像输出系统实现的若干问题
【6h】

基于DICOM医学影像输出系统实现的若干问题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DICOM和.NET框架

1.1 DI COM 3.0协议简述

1.1.1什么是DICOM 3.0协议

1.1.2 DICOM协议的架构

1.1.3 DICOM协议的通信过程和运行机制

1.2 NET框架面向对象开发的特点

第二章DICOM激光相机的架构和工作原理

2.1硬件架构和成像过程

2.1.1总体设计

2.1.2电子设计模块化结构

2.1.3一张胶片的成像过程

2.2软件架构

2.2.1软件模块的划分

2.2.2软件DICOM打印工作流

2.2.3其他软件支持功能

第三章DICOM激光相机的一些实际问题

3.1图像质量和管理

3.1.1 DICOM中灰阶图像的表示

3.1.2 PLUT查询表的实现

3.1.3照明和胶片密度

3.1.4胶片密度的检测和调校

3.1.5用户连接数据库

3.2打印队列管理和优化

第四章测试结果和验证

4.1图像质量管理测试

4.1.1胶片最大密度测试

4.1.2胶片最小密度测试

4.1.3胶片密度线性度测试

4.1.4极性测试

4.2打印队列管理测试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基于医学数字成像与通信协议(DICOM)的医学影像输出系统(即激光相机)的设计、架构,着重点在于对于DICOM协议的实现以及着力改善成像质量管理和队列管理的一些具体工作。 论文首先介绍了DICOM协议的一些基本概念,将DICOM协议和OSI七层模型作了一些对比,明确界定了DICOM协议的作用域。论文还描述了DICOM协议的一些通信实例和工作流程。由于本论文的软件部分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微软的.net框架进行设计、编码和调试,因此论文对该框架的一些特点和优势也作了分析。 论文接着分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分析了激光相机的总体设计和架构,从模块的角度对于功能的划分和实现做了一些的探讨。从一张胶片的成像过程和DICOM打印工作流入手,阐述了具体实现DICOM协议时候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机电一体化设备软硬件协同设计的问题。 图像质量管理和队列管理是本论文所解决的两个较为重要的工程问题。图像质量管理重要的是理解胶片灰阶成像的一些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制定一定的算法,用相应的软硬件加以实现。队列管理主要是利用现有的硬件资源对于软件调度作一定的优化。 论文最后列举了一些测试验证的结果,来论证设计和实现的有效性,并对于业界的一些趋势作了分析。 本论文在设计时对于某些可能进入普遍应用的新技术预留了接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