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雄性F344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瘤与自发性不育的发生机制及其比较医学研究
【6h】

雄性F344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瘤与自发性不育的发生机制及其比较医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论文相关英文缩语注释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三种品系雄性大鼠四个年龄段精子参数及精子核成熟度的比较医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三种品系雄性大鼠不同年龄睾丸及附睾组织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的比较医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睾丸组织结构的比较

2睾丸间质细胞瘤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3附睾组织的比较

4睾丸组织Leydig细胞雄激素受体、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受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三种品系雄性大鼠不同年龄6种性激素含量的比较医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综述一:睾丸间质细胞瘤及其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综述二:男性不育及其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就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雄性F344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瘤与自发性不育的发生机制及其比较医学研究据WHO估计,世界上约有10%的已婚夫妇患有不育症,其中男性因素约占50%。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食品添加剂的滥用等原因,男性不育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其病因极其复杂,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它是一大医学难题,更是一大社会问题。男性不育症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因此,加强男性不育症的基础研究,明确其影响因素,揭示其发生机制,为其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睾丸间质细胞瘤(又称Leydig细胞瘤)约占睾丸肿瘤的1%~3%,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但大多见于10~70岁的病人,尤以3~9岁并,030~69岁多见。儿童患者常见症状为假性早熟;成年患者常见症状为睾丸肿大、性欲减弱、男性女性乳房以及其他男性女性化症状等。约50%睾丸间质细胞瘤患者出现内分泌异常,常导致不育以及心理问题。迄今为止,睾丸间质细胞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因此,对睾丸间质细胞瘤进行深入的基础研究,明确其病因及发生机制,为其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Fisher344(简称F344)大鼠为近交系大鼠,由于其大部分器官与组织的自发性肿瘤发生率相对较低,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实验肿瘤学实验研究。但老年雄性F344大鼠好发睾丸间质细胞瘤,18月龄以上老龄鼠可高达85%;鉴于该肿瘤发生演变过程较长,对雄性F344大鼠生殖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雄性F344大鼠正常生殖能力周期比雄性SD大鼠和雄性’Wistar大鼠短许多,9月龄以后生殖能力明显下降,12月龄以后生殖能力严重下降甚至不育。本研究试图采用雄性F344、SD、Wistar三种品系大鼠,分为4月龄、7月龄、10月龄、13月龄四个年龄段,以及26月龄雄性F344大鼠,对与雄性大鼠生育能力有关的部分指标进行同品系纵向比较及不同品系横向比较,并对雄性F344大鼠自发性不育及睾丸间质细胞瘤进行比较医学研究,初步探讨其自发性不育及睾丸间质细胞瘤的发生机制和演变规律,为临床上人类男性不育症及睾丸间质细胞瘤研究提供新型的动物模型和动物实验参考资料。 第一部分三种品系雄性大鼠四个年龄段精子参数及精子核成熟度的比较医学研究。目的:初步探讨大龄雄性F344大鼠自发性不育与精子参数及精子核成熟度之间的关系。 方法:雄性F344、SD、Wistar大鼠分为4月龄、7月龄、10月龄、13月龄组,每组10只,分别摘取各组大鼠的附睾尾,测定各组精子参数、生精细胞核和精子核成熟度并主要与lO月龄和13月龄雄性F344大鼠组作比较分析。 结论:三种不同年龄品系雄性大鼠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附睾尾精子计数减少、精子存活率减少、精子畸形率较高、精子活动力a级和b级低下、睾丸组织切片精子核成熟度异常与大龄雄性F344大鼠生殖能力有明显相关性,可能分别是造成雄性F344大鼠生育能力下降或不育的病因之一。 第二部分三种品系雄性大鼠不同年龄睾丸及附睾组织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的比较医学研究.目的:初步探讨雄性F344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瘤及自发性不育与睾丸及附睾组织病理生理变化的关系。 方法:雄性F344、SD、Wistar大鼠分为4月龄、7月龄、10月龄、13月龄组,每组10只,睾丸及附睾组织切片病理观察,睾丸组织切片睾丸间质细胞雄激素受体、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受体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26月龄雄性F344大鼠5只,睾丸组织取材作常规组织切片病理观察,睾丸肿瘤组织制作透射电镜标本,电镜下行超微结构观察。 结论:1.大月龄雄性F344大鼠睾丸生精小管坏死、睾丸间质细胞增生、睾丸间质细胞瘤发生、睾丸间质细胞雌激素受体表达较弱等是其生殖能力提前下降或不育的主要原因。2.睾丸间质细胞黄体生成素表达较强应该是大月龄雄性F344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增生,形成增生灶的原因之一;大月龄雄性F344大鼠睾丸间质细胞雄激素受体表达较强与其睾丸间质细胞增生、形成增生灶有重要关系。3.雄性F344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瘤绝大多数为良性,应该是由睾丸问质细胞增生、形成明显增生灶到瘤变逐渐形成的。 第三部分三种品系雄性大鼠不同年龄6种性激素含量的比较医学研究。目的:初步探讨雄性F344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瘤及自发性不育与血清6种性激素含量之间的关系。 方法:雄性F344、SD、Wistar大鼠分为4月龄、7月龄、10月龄、13月龄组,每组10只,5只26月龄雄性F344大鼠为1组。经大鼠眼眶后静脉丛采血,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测定各组动物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和孕酮(Progesterone)含量,并进行组间统计学分析。 结论:1.雄性.F344大鼠10月龄、13月龄血清T和PRL含量相对较高,血清E<,2>和P含量相对较低,应该与其生殖能力提前下降甚至不育有关;而与其血清LH和FSH含量变化关系不大。2.26月龄雄性F344大鼠自发性睾丸间质细胞瘤应该与其血清T含量极低、血清E<,2>和孕酮含量相对较高有关,而与其血清LH和FSH含量变化关系不紧密;血清PRL含量相对较高应该与其睾丸间质细胞增生和肿瘤发生过程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