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冷战后日本台海政策的演变——以“战略三角”为视点
【6h】

冷战后日本台海政策的演变——以“战略三角”为视点

代理获取

摘要

冷战结束以后,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美日同盟军事一体化加速和日本“正常国家”进程加快,台湾问题日益成为中、美、日三国博弈的亚太地区安全问题的焦点之一。
   针对这一情势,本论文择定“冷战后日本台海政策的演变”为论题,借鉴国际政治理论中的“战略三角”理论,通过对其演变过程、原因、机制等的梳理和考察,希冀探寻中国、台湾、日本、美国围绕台湾问题所展开的博弈的一般规律,为我国处理和解决台湾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同时也在国际政治理论的发展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将日本台海政策界定为由美日同盟、“两个中国”政策与联合国中心主义三个基本变量而构成,而这三个变量之间的互动,则基本上反应了冷战后日本台海政策演变的轨迹。从宏观层面上来看,决定冷战后日本台海政策演变轨迹的根本原因在于中美日之间的三角互动,以及中日结构性矛盾的权力博弈;从微观层面上来看,则体现为日本外交决策机制的变迁——即从“官高政低”转向“政高官低”。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美日三角关系由冷战后期的“三边家族”型逐渐演化为相对“浪漫三角”型,美国在三角关系中取得绝对的枢纽地位。在美国的战略支持下,美日同盟逐渐在日本台海政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随着日本“正常国家”进程的加快,政界亲台势力日益膨胀,日本台海政策由冷战期间的“稳定婚姻”型逐渐演化为相对“浪漫三角”型,并在小泉纯一郎政府时期一度呈现出相对“三边家族”型,从而给中日关系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日本台海政策演变的又一重要原因,在于东亚地区结构性权力的变迁。本论文具体从“国家利益”、“权力分配”、“决策机制”、“三方认知”等四个层面进行了分析考察。概而言之,冷战后的日本逐渐将台海问题视作其成为“正常国家”、在中日结构性权力矛盾中力争占据优势的战略利益之所在——也即借美日同盟干涉台湾问题,阻止中国权力的扩大,从而保持日本在东亚地区权力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特别是在日本新生代政治家中,这已经形成一种潜在的“共识”。
   一方面,随着两岸关系再次走向缓和、中美关系保持良性发展、中日关系的逐渐提升与改善,中美日三角关系逐渐向相对“三边家族”型演变,而日本台海政策也将保持相对稳定的“浪漫三角”型。
   但另一方面,由于美日同盟的进一步强化以及美军对台海军事威慑的依然存在,中日两国根本性结构分歧没有根除等消极因素,日本仍然在台湾问题上玩弄“双重性”政策——既重视与中国的关系,同时也不放弃提升日台关系,从而使未来中日的关系发展充满变数。
   因此,中国应该继续发展稳定、持久的中美良性关系,构建新世纪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努力寻求两国“双赢”的国家利益认知,同时谋求两岸关系的改善与发展,寻求更多符合实际的理念与措施,推动中日关系、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

著录项

  • 作者

    王海滨;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

  • 授予单位 复旦大学;
  • 学科 国际政治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胡令远;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D831.3;
  • 关键词

    冷战后; 日本; 台海政策; 战略三角; 美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