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规模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公司内部委托代理关系为视角
【6h】

我国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规模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公司内部委托代理关系为视角

代理获取

摘要

1990年,以上海和深圳两家交易所的成立为标志,我国的证券市场开始了正式运行。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证券市场逐步完善,资源配置功能明显加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质量、投资的品种和规模、投资者的数量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从2005年开始的新一波股市牛市行情,更将投资理念和规模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股市发展中,出现了很多新的领域和产品,而委托理财是证券市场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不仅在普通投资者中大量存在,上市公司也涉足颇多。上市公司的委托理财从1996年开始出现,开始之初的违规现象就层出不穷,频频爆发的问题给参与委托理财的上市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而当时,证券会对参与委托理财的上市公司并没有发布公告的相关要求,大部分委托理财的现象并不被世人所知晓,由此造成的损失也无从考证。1999-2001两年的牛市行情(即“5.19”行情)为上市公司的委托理财创造了相对有利的市场环境,委托理财开始大规模在上市公司中出现,也取得了良好的收益。然而好景不长,随着2001年下半年的股市行情的下行和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监管的加强,上市公司的委托理财爆发出各种弊端,给参与委托理财的上市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委托理财进入转折,规模逐步下降。但是委托理财并没有销声匿迹,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当的规模。而从2005年随着股市的再次火爆,委托理财再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很多上市公司又通过各种途径将大量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理财规模迅速扩大,相应的风险也聚集增加。
   委托理财作为一个理财领域或者是投资领域,相关很多研究都证实上市公司的价值、损害公司股东的利益。证券监管机构和相关的政府部门也加强了对上市的监管和限制,但是委托理财的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当的规模。究其原因,上市公司有着强烈的动机和愿望参与委托理财这样低效率的投资活动,管理层和控股股东会从委托理财获得各自的利益最大化,委托理财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减少委托理财现象有着不同的角度,如降低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动机、增加委托理财的成本、加强监管等等。而本文认为直接减少委托理财规模,降低委托理财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是切实且可行的办法。上市公司理财规模有着不同的影响因素,公司外部和内部都有着不同的影响,而公司内部因素的影响因素是决定性的。本文基于此点,对上市公司内部对委托理财规模的因素展开研究。
   上市公司委托理财从出现到现在虽然已经有10年的时间,但仍然属于新生事务。目前学术界、业界、金融监管部门都对上市公司委托理财问题存有较大的争议,未得出一个权威、统一的结论,相关的研究仍然比较零散、片面,缺乏系统、权威的研究结论。本文对上市公司的委托理财的规模展开研究,从上市公司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出发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上市公司内部对委托理财规模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本文的结论和当前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的弊端,对现在的委托理财现在提出了一些政策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