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程度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改变及机制的探讨
【6h】

不同程度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改变及机制的探讨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及可能的机理。
   [方法]选取2006年10月至2007年4月份中山医院急诊收治的脓毒症患者30例,确诊当天进行APACHEⅡ评分。按APACHEⅡ评分,分为APACHEⅡ评分≥12分组,APACHEⅡ评分<12分组。并选取同期中山医院急诊室非脓毒症住院病人10例。脓毒症患者按入院两周后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所有患者均于确诊24h内抽取外周静脉血8ml,其中3ml在1h内分离血清,5ml置于加入肝素的试管中抗凝。非脓毒症住院病人组以及健康对照组,亦同法抽取外周静脉血。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血清白介素-1β,白介素-10,TNF-α,可溶性Fas(sFas)。肝素抗凝血用AXIS-SHIELDpolymorphprep分离液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全血中性粒细胞(PMN),然后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并分析PMN凋亡率与血清白介素-1β,白介素-10,TNF-α,sFas水平及预后的关系。
   [统计分析]以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结果比较根据情况采用t检验或者Wilcoxon秩和检验,两组以上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K-W)检验,相关性分析用Spearman相关分析,P<0.05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果]APACHEⅡ≥12组(N=10)中性粒细胞凋亡率较APACHEⅡ<12组(N=20)明显减少(p<0.01);所有脓毒症组(N=30)中性粒细胞凋亡率较非脓毒症组(p<0.01)及健康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促炎症细胞因子IL-1β,TNF-α在所有脓毒症组(p<0.01)和非脓毒症组中明显升高(p<0.01);存活组(N=22)粒细胞凋亡率及死亡组(N=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脓毒症组中性粒细胞凋亡率与血清sFas浓度呈负相关,与IL-1β,IL-10,TNF-α浓度无相关性。
   [结论]
   1.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减少,且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相关。
   2.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减少的机制可能与sFas血浓度增高有关,而与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10,TNF-α浓度无独立相关性。
   3.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减少对脓毒症预后无预示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