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Meta-分析
【6h】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Meta-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雷贝拉唑三联疗法与其他质子泵抑制剂(PPI)三联疗法相比较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1.纳入和排除标准:国内外目前为止已发表的所有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治疗组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对照组采用其他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疗程均为7天,药物剂量不限,必须提供lip根除率,研究对象为经胃镜检查或尿素氮呼气试验明确诊断为Hp阳性的慢性胃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2.检索策略:数据库:MEDLINE(1998-current)、EMBASE(1998-current)、CBMDISC(2001-2009);检索式:英文关键词检索:rabeprazole and(helicobacter pylori or h pylori or hp);中文关键词检索:雷贝拉唑and幽门螺杆菌。
   3.纳入文献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 Reviewer Handbook4.2.3RCT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评价。
   4.数据收集和分析:仔细阅读所纳入的文献,收集、分析并提取相关数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8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1.检索结果:共检索出740篇研究,通过阅读题目、摘要、全文筛选后,最终纳入29篇文献,中文15篇,英文14篇。
   2.纳入研究特征:纳入29项研究均提供np根除率,16项研究提供消化性溃疡愈合率,8项研究提供症状缓解率,20项研究提供不良反应发生率,3项研究比较克拉霉素敏感或耐药时Hp根除率,3项研究比较CYP2C19基因型弱代谢或强代谢时Hp根除率,2项研究比较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或消化性溃疡时Hp根除率。
   3.研究质量评价:纳入的29篇文献,A级11篇,B级10篇,C级8篇。
   4.研究结果:
   (1).幽门螺杆菌根除率:ITT分析示雷贝拉唑组幽门螺杆菌高于其他PPI组(85.5%vs.78.1%:比值比1.49,95%可信区间1.27,1.74;P<0.00001);PP分析结果类似(88.4%vs.84.1%;比值比1.33,95%可信区间1.08,1.64;P=0.007);低剂量与高剂量雷贝拉唑组无显著性差异(84.1%vs.86.9%);雷贝拉唑组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85.1% vs.78.0%;比值比1.60,95%可信区间1.32,1.94;P<0.00001);高于兰索拉唑组(84.3%vs.79.8%;比值比1.34,95%可信区间1.02,1.77;P=0.04);与埃索美拉唑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82.1%vs.81.5%;比值比1.02,95%可信区间0.68,1.51;P=0.94);与泮托拉唑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74.0%vs.67.5%;比值比1.71,95%可信区间0.54,5.46;P=0.36)。
   (2).消化性溃疡愈合率:ITT分析示雷贝拉唑组溃疡愈合率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89.3%vs.84.0%;比值比1.74,95%可信区间1.28,2.37;P=0.0004);PP分析结果类似(91.9%vs.86.8%;比值比1.93,95%可信区间1.10,3.38;P=0.02)。
   (3).症状缓解率:雷贝拉唑组第1天症状缓解率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70.0%vs.45.5%;比值比2.96,95%可信区间2.21,3.97;P<0.00001);第3天结果类似(87.8%vs.65.8%;比值比3.80,95%可信区间2.59,5.57;P<0.00001);第7天结果类似(94.3%vs.89.4%;比值比2.01,95%可信区间1.21,3.35;P<0.007)。
   (4).不良反应发生率:雷贝拉唑组与其他PPI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20.7%vs.24.1%;比值比1.04,95%可信区间0.84,1.28;P=0.72)。
   结论:
   1.雷贝拉唑组与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组相比,Hp根除率更高,与埃索美拉唑和泮托拉唑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2.雷贝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相比,消化性溃疡愈合率更高,症状缓解更快。
   3.雷贝拉唑组与其他PPI组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