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海市高血压疾病经济负担及死亡损失研究
【6h】

上海市高血压疾病经济负担及死亡损失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以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同时高血压又是一种可并发心脏、血管、脑与肾脏等靶器官损害以及代谢改变等全身性疾病,在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心脏和肾衰竭的发生中又起着主要的病因学作用,常常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由于肥胖、缺少体育锻炼及不健康饮食习惯等因素不断增加,高血压正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健康问题。Kearney等人根据1980年以来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预测,到2025年,高血压患病率将由2000年的26.4%上升至29.2%。在全球范围内。截至2003年高血压导致的早死达710万,造成的疾病负担占全球总疾病负担的4.5%(640万DALYs)。
  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无论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人口自然增长和期望寿命方面都已经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目前,上海市成年人的血压水平还处在较高水平,2007年市民危险因素监测调查结果显示70岁以下成人平均收缩压为129.3mmHg,平均舒张压为81.3mmHg;高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全国平均血压水平,达到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中的正常高值和美国JNCVII高血压前期(prehypertension)水平。为了了解上海市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以及因高血压造成的死亡损失,为政策制定者制定高血压预防和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特开展本项课题研究。
  本研究结合国内外的高血压疾病负担评价模型,采用流行病学和全球疾病负担(GBD)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流行病学调查、医疗费用数据和死因登记报告系统对2008年上海市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疾病经济负担以及2006年至2008年上海市因高血压死亡损失进行测算和评价。研究结果如下:
  1.本次入户共调查高血压患者753人,平均年龄是63.4岁,平均患病时间是9.9年,血压控制理想的患者占48.3%。患者年人均收入为12,680.50元,享有各种社会医疗保险的比例达98.8%。其中,高血压合并并发症患者占9.6%。
  2.患者门诊两周就诊率为21.0%,人均年住院服务利用率是3.2%。从门诊患者就诊流向来看,80%以上的患者选择在一级一类机构看病。这种就诊模式与社区医疗成为高血压等慢性病防治主战场的发展模式相吻合。对影响患者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居住地区和医疗保险形式。
  3.2008年上海市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是16.5亿元,占上海国内生产总值的1.2‰,占卫牛总费用的3.3%。其中,治疗高血压的直接医疗费用是12.0亿元。年人均经济负担是632元,其中直接医疗费用为460元。人均年门诊费用是120元,人均年自我购药费是19元,人均年住院费用是321元,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是14.3天。有并发症患者的门诊均次费用高于无并发症患者。不同地区、医疗保险形式、病程的患者及血压控制情况和家庭人均年收入不同的高血压患者门诊均次费用存在差异。
  4.近三年高血压的死亡率基本保持稳定水平,2008年高血压的死亡率为11.0/10万人,同时高血压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也基本保持平稳。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的死亡率明显上升,70岁以上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0%以上。女性各年份的死亡率均高于男性。对因高血压而早死的寿命损失年经过标准期望寿命的年龄权重和3%的时间贴现后,60岁以上患者的早死寿命损失年占80%以上。男女组的早死指数均逐年下降,表明因高血压而“早死”的严重程度正在减轻,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近年来新发病例数量之巨。对于女性老年人来说,高血压的死亡危险性更高。男性群体的高血压健康损失状况比女性要严峻。
  研究结果提示,本市社区规范管理下的高血压患者疾病经济负担水平较低,同时近三年高血压的死亡率保持稳定水平,因高血压而“早死”的严重程度正在减轻。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上海高血压疾病负担水平较低,但是随之而来的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疾病谱变化给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高血压防治工作依然不能松懈。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包括加强健康教育,重视早期控翩和并发症的控制;有效控制药品价格,遵循“有效、经济、合理、安全”的用药原则;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卫生投入和医疗保障,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依靠社区防治,积极探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的上海特色管理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