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正电子发射断层(PET)基础与临床研究18F-FDG PET/CT显像在肺癌相关双原发肿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6h】

正电子发射断层(PET)基础与临床研究18F-FDG PET/CT显像在肺癌相关双原发肿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1.回顾性分析肺癌相关双原发癌的18F-FDG PET/CT检查结果,分析疾病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
  2.总结多原发癌诊断思路。
  材料和方法:
  根据Warren和Gatess对多原发癌(MPC)概括的3条标准,收集PET中心2004年9月~2009年12月收诊的病理(活检、手术)确诊或随访证实为MPC患者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iemens Biograph Sensation16及Siemens Biograph64HD PET/CT扫描仪及18F-脱氧葡萄糖(FDG)显像剂进行图像采集。部分患者行双时相显像(即常规1h显像,2-3h延迟显像)。由2位高年资核医学科医师不知病理结果的情况下独立阅片,结合病变的CT特征及相应部位PET代谢情况,通过融合图像综合判断病变性质并准确定位。对于PET/CT显示有病灶的病例,详细记录病灶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及FDG摄取等情况。将患者分为第一原发癌为肺癌的首发组,以及以肺癌为第二原发癌的再发组。对收集的资料以Excel及SPSS15.0进行分析统计,分析肺癌相关双原发肿瘤的分布情况及影像学表现。
  结果:
  ①多原发癌发病率为1.55%。②首发组第二原发癌最常见为肺癌,其次为胰腺癌:再发组第一原发癌最常见为乳腺癌,其次为结直肠癌及胃癌。多原发肺癌病理类型以腺癌居多。③多原发癌男女之比为1.25:1,在首发组与再发组中没有差异(X2=0.54,P>0.05)。④第一原发癌发病年龄为27~79岁,平均年龄55.8岁:第二原发癌发病年龄为40~84岁,平均年龄为62.1岁。两者均在60~7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首发组与再发组的第一原发癌和第二原发癌年龄之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异(t=1.985,1.646,P>0.05)。⑤本组同时多原发癌(SMPC)11例(24.4%),异时多原发癌(MMPC)34例(75.6%)。MMPC间隔时间最短8月,最长31年,平均间隔时间76.1月。首发组间隔时间最大为372个月,平均76.6个月,再发组间隔时间最大为144个月,平均29.7月。两组间隔时间有统计学差异(t=1.818,P=0.041<0.05)。⑥45例MPC患者共行71次PET/CT检查。其中由PEI、/CT检查检出第一原发癌1例;检出第二原发癌19例,其中3例为双原发肺癌;检出SMPC5例,其中2例为双原发肺癌;20例已经过治疗的双原发肿瘤患者行PET/CT检查进行随访。⑦本组病例中只有1例为发现第一原发病灶,肺部病灶SUV最大值3.6,延迟显像3.5。⑧本组病例中共有24次PET/CT检查探测出第二原发肿瘤病灶。19例在第一原发肿瘤随访过程中,发现MMPC新病灶。其中16例为单发病灶,占84.21%(16/19),3例为多发病灶。单发病变器官主要集中在肺部13例,占81.25%(13/16),其次胰腺2例,占12.5%(2/16),升结肠1例,占6.25%(1/16)。本组共15个肺部第二原发结节,SUV最大值1.3~22.9,SUV最大值平均值6.5。⑨22个FDG代谢异常增高原发肺部结节的CT表现,无特殊征象病灶1个,单个病灶包含1个征象的7个,包含2个征象的8个,包含3个征象的3个,包含4个征象的1个。平均每个病灶有1.9个征象。
  结论:
  总结几项肺癌相关多原发癌的诊断思路:
  1.多原发癌发病率为1.55%;
  2.60岁以上患者有患多原发癌风险;
  3.位于少见或罕见转移部位的病灶应考虑多原发癌的可能;
  4.对于可疑阳性病灶需结合其他影像检查或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等综合考虑;
  5.对于FDG代谢阳性的可疑病灶需通过活检、手术等手段获得病理以确诊,以制订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