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行政垄断对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和机理研究
【6h】

行政垄断对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和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行政垄断视角下收入分配问题的理论分析

第三章 行政垄断影响行业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

第四章 行政垄断影响行业收入差距的机理研究

第五章 对策建议与结论展望

参考文献

致 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行业收入差距过大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垄断行业的高收入问题,已成为贫富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行业收入差距与行政垄断之间关系进行理论研究及实证检验,进一步分析行政垄断对行业收入差距的真实影响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行政垄断是指政府部门、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或其他政府职能部门为维护其相关利益,利用其行政特权限制、排斥正常的竞争活动,妨碍市场正常运行的一种垄断行为,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一种形式,我国的高收入垄断行业主要集中在存在行政垄断的领域,如电力、石油、金融等相关领域。从一般意义上讲,纯粹的自然垄断并不属于行政垄断的范畴。上世纪70、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创新和企业制度的变革,对传统的自然垄断部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促使发达国家的自然垄断开始引入竞争机制;而在我国,由于传统经济体制的特殊性,大量行政垄断行业产生,这恰恰也是中国行政垄断的特点所在。行政垄断是造成行业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行政垄断行业与非行政垄断行业的收入差距首先表现在工资上,通过1990~2009年的统计数据看出,两者的差距在2倍左右水平上;但是考虑到隐性收入的存在,行政垄断行业和非行政垄断行业的实际差距会更大,根据王小鲁的研究,把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按照最高收入到低收入分为五个层次,估算出加入隐性收入后的修正系数,进而估计出隐性收入;相比平均工资水平,加入隐性收入后,垄断行业的平均收入是非垄断行业平均收入的3~5倍;利用泰尔指数相关数据的估算研究得出,行政垄断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在65%左右。行政垄断影响行业收入差距的主要机理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垄断定价造成的高额垄断利润、劳动力市场分割下的劳动力难以自由流动等障碍以及不同的工资决定机制、寻租行为及政府规制失灵等四个方面。今后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从垄断定价改革、促进劳动力市场自由流动、约束寻租行为以及优化政府规制等方面入手,对行政垄断行业进行改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