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走向金融控股公司的起点-银保合作研究
【6h】

走向金融控股公司的起点-银保合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内容

1.1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1.1.1 银保合作动机的文献综述

1.1.2 银保合作模式的文献综述

1.2 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框架及创新点

1.3.1 论文的研究方法

1.3.2 论文的框架

1.3.3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银保合作的理论分析

2.1 银保合作的基本理论

2.1.1 银保合作的内涵和特征

2.1.2 银保合作的实现方式

2.2 银保合作的资源配置理论分析

2.3 银保合作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

2.4 银保合作的混业经营理论分析

2.4.1 银保合作的混业经营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2.4.2 银保合作的混业经营产生范围经济效应

2.4.3 银保合作的混业经营产生协同效应

2.5 国外银保合作模式分析与借鉴

2.5.1 法国的银行主控模式

2.5.2 德国的全能银行模式

2.5.3 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2.5.4 对国外银保合作模式经验的借鉴

第3章 我国银保合作发展的初级阶段研究

3.1 银保合作是我国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共同选择

3.1.1 我国银行业的体制发育状况

3.1.2 我国保险业的体制发育状况

3.1.3 我国金融体制对银保合作的需求

3.2 协议合作模式的固化制约了我国银保合作的发展

3.2.1 我国银保合作的发展历程

3.2.2 协议合作模式的发展现状

3.2.3 协议合作模式固化产生的主要冲突

3.3 实证研究——以平安金融控股集团为例

3.3.1 中国平安的背景介绍

3.3.2 中国平安的组织架构

3.3.3 中国平安的银保合作状况

3.3.4 平安模式的绩效评价

3.3.5 平安模式对制度创新的普遍意义

第4章 我国银保合作向高级阶段迈进的步骤

4.1 制度创新是银保合作深化的关键

4.2 有适度股权合作的战略联盟是有效的过渡形式

4.3 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银保合作的发展方向

4.3.1 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

4.3.2 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和特点

4.3.3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实现方式

4.4 深化我国银保合作的监管机制

第5章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赵倩;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

  • 授予单位 复旦大学;
  • 学科 政治经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晖明,焦必方,李洁明,高帆;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