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卫生监督机构公共信息服务现况调查与研究
【6h】

卫生监督机构公共信息服务现况调查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卫生监督机构公共信息服务的现状与问题

三、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公共信息服务的现实意义

四、研究目标与原则

五、研究内容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资料收集方法

三、资料录入、整理

四、资料分析方法

五、质量控制

六、技术路线

结果与分析

1 焦点组访谈结果

2 管理相对人问卷调查结果

2.1 管理对象对卫生监督机构的了解程度

2.2 管理对象对卫生监督公共信息的获取途径

2.3 管理对象对卫生监督机构公共信息服务的评价

2.4 管理对象对卫生监督机构信息服务的需求和建议

3 社会公众问卷调查结果

3.1 社会公众对卫生监督机构的了解程度

3.2 社会公众的媒体阅读习惯

3.3 社会公众对卫生监督公共信息的关注程度与获取途径

3.4 社会公众对卫生监督机构公共信息服务的评价

3.5 社会公众对卫生监督机构信息服务的需求和建议

3.6 改进意见和建议

讨论

1 卫生监督公共信息受到社会普遍关注

2 卫生监督机构公共信息服务的欠缺与不足

3 研究对象对信息服务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4 问题根源分析与改进建议的形成思路

5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

小结和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公共信息服务的现实意义与思考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服务已成为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法定职责。卫生监督机构作为政府履行卫生监管职能的执行机构,掌握着卫生法律规范、标准、政策及市场准入和日常监管等大量信息,其公共信息服务能力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生命健康、卫生安全以及管理对象的依法经营行为。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分析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和管理对象对本市卫生监督机构公共信息服务的关注与评价、需求与期望等内容,以期对卫生监督机构现有的信息服务模式的完善提出改进建议。
  研究对象:新闻记者、卫生监督管理相对人和本市居民。
  研究方法:在文献评阅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首先采用焦点组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对与卫生监督机构经常接触的新闻记者、管理对象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就卫生监督机构信息服务现况评价、最关注的卫生监督信息、信息获取途径、期望的信息服务方式以及相关的改进建议进行访谈调查。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以管理相对人和本市居民为对象的抽样问卷调查,进行定量研究,分析受访者对卫生监督信息的关注程度、对卫生监督机构的了解程度、信息获取途径以及相关的评价、需求、媒体阅读习惯和改进建议。
  定性资料主要通过内容分析的方式进行描述分析。定量资料主要运用Excel2003和SPSS17.0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统计推断。
  主要研究结果:研究发现,研究对象对于卫生监督公共信息具有较高的关注度,管理相对人、社会公众和媒体记者分别对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健康生活相关的卫生监督信息、对健康生活有指示性和警戒性意义的信息非常关注。绝大多数受访者对卫生监督机构不了解,对其工作职能混淆不清。被访机构中,31.4%不知晓上海卫生监督信息网、26.8%不清楚卫生监督机构设有咨询服务电话,网站浏览利用率不高;社会公众对于政务外网和咨询服务电话的知晓率更低。管理相对人主要通过执法人员的现场监督检查和卫生监督机构举办的培训获取卫生监督信息;公众主要通过各类新闻媒体获取卫生监督信息;受访机构对卫生监督公共信息服务总体较为满意,评分均值为3.1分(满分4分),受访居民对公共信息服务总体评价偏低,评分均值为2.6分(满分4分);公众的年龄、对卫生监督信息的关注和对信息服务公开透明、全面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评价是信息服务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受访机构希望通过更为快速、便捷的方式获取信息,被访居民则希望卫生监督信息服务深入社区。
  结论:(1)卫生监督公共信息受到社会普遍关注,不同类型的研究对象对于卫生监督公共信息的关注点不同;(2)卫生监督机构现有的公共信息服务存在欠缺与不足。信息宣传力度不够,信息服务方式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公共信息质量有待提高,政务外网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3)公众的年龄及其对于卫生监督信息服务公开透明、全面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满意程度是信息服务总体评价的重要影响因素;(4)信息服务问题的根源在于卫生监督机构信息服务的意识不强,忽视信息服务的重要性;(5)卫生监督机构信息服务水平和能力的全面提升需要通过提高信息质量、加强信息宣传、构建信息平台、完善信息服务来实现。
  建议:卫生监督机构亟需对于未来的信息服务模式予以系统规划和考虑,研究制定完善信息服务的相关工作制度,提高信息服务意识,采取必要的措施,具体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改进:(1)提高信息质量:加强信息编写的培训,开展最受关注的卫生监督信息的评选;(2)加强信息宣传:制定媒体宣传策略,利用各类主流媒体发布信息,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召开新闻通气会以及注重信息宣传内容的针对性等;(3)构建信息平台:加强卫生监督门户网络平台建设,建立面向管理对象的一对一信息服务模式,开设“微博”等;(4)完善信息服务:通过现场监督检查实地服务,加强面向管理对象的培训,深入社区基层提供信息服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