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浦区建筑工人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研究
【6h】

黄浦区建筑工人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结果

一、建筑工人基本情况

二、不安全性行为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三、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352名建筑工人知、信、行的影响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一、建筑工人不安全性行为因素分析

二、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建筑工人干预效果分析

三、措施及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干预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研究旨在对黄浦区建筑工人进行艾滋病、性病感染情况调查,分析不安全性行为影响因素,评价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建筑工人干预效果,为制定针对此人群干预教育策略提供参考。本研究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黄浦区工期长、人员相对稳定的6个建筑工地,按随机方法分成低、中、高3个等级的干预组实施不同模式的干预;健康教育方法随干预等级提高趋于多样、专业。在干预后6个月随访分析干预前后建筑工人艾滋病知信行的变化。结果显示,594名建筑工人中发生过不安全性行为的共占30.5%,其中,有过婚前性行为的占26.8%,已婚人群中有过婚外性行为的占10.2%,有商业性行为的占5.7%,有多性伴行为的占6.7%。经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文化程度越高,首次性行为年龄越小,月收入越高,知识得分越高,对性的态度越重视,未婚、离异或丧偶的建筑工人的越易发生不安全性行为。该人群中梅毒患病率为1515.2/10万,淋病患病率为4377.1/10万,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病率为841.8/10万。对完成干预的352名建筑工人进行配对分析,干预前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建筑工人,干预后的得分与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干预前对艾滋病知识了解较少的建筑工人,干预后的得分与干预前有差异(3个干预等级P均≤0.001)。建筑工人干预前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仅62.2%,各干预等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知晓率提高,各干预等级之间有差别(F=20.3,P<0.001),高度干预工地建筑工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高最多,达73.6%;在干预前多数建筑工人对艾滋病病人持“同情”态度,但也有“害怕”“厌恶”的看法,各工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建筑工人对艾滋病病人持“同情”态度有增加,持“害怕”“厌恶”看法有所降低,各于预等级工地间有差异(认可率:“同情”x2=17.7,P<0。05;“害怕”x2=16.8,P<0.05;“厌恶”x2=16.2,P<0.05),高度和中度干预工地变化较大;但发生性关系时经常使用安全套者的比例在干预前后各干预组之间差别不明显。综上所述,建筑工人不安全性行为发生率较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较低,在该人群中开展行之有效的干预模式尤为迫切。此外,对建筑工人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对提高艾滋病知识和信念可行有效,不仅要针对性强而且要坚持反复强化教育,使其知行一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