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唑来膦酸对腰椎术后患者骨代谢及骨融合的影响
【6h】

唑来膦酸对腰椎术后患者骨代谢及骨融合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术后3天时应用唑来膦酸对腰椎融合手术后患者骨转换指标及骨密度的影响;评价唑来膦酸对腰椎融合术后患者骨融合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双盲试验。84例经过腰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的患者被筛选入组。患者年龄均不小于50岁。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术后3天给予5mg唑来膦酸或等容量生理盐水。所有患者在试验期间均每日常规补充钙剂1000mg及维生素D400单位。分别在术前7天及术后10天、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检测患者的骨转换指标水平。骨密度检查在术前7天及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时进行。每名患者在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时都接受腰椎CT扫描,经多平面技术重建后用来观察患者的椎体间融合情况。临床评估采用ODI评分进行。
   结果:唑来膦酸组和对照组各有一名患者失访。骨钙素、PINP及CTX三个主要的骨转换指标被随访。从术后3个月开始两组间骨钙素水平就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到术后12个月时唑来膦酸组骨钙素水平为10.93±0.77 ng/ml,与基线水平相比下降了26.6%;生理盐水组为18.8±0.82 ng/ml,比基线水平增加了16.39%。PINP的变化情况和骨钙素基本一致。CTX是反映骨吸收水平的指标,其水平在两组间的差异在术后10天时就已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在术后12个月时唑来膦酸组CTX水平为0.11±0.04 ng/ml与基线水平相比下降了77.1%;而对照组CTX水平为0.64±0.03 ng/ml,相比基线水平增加了12.3%。唑来膦酸组股骨颈骨密度在术后6个月时就有所提高,相对于基线水平增加了1.41%。相比而言,对照组较之基线水平下降1.56%。到术后12个月时,两组间股骨颈骨密度的差异较之6个月时更为明显。两组全髋骨密度的变化趋势基本同股骨颈骨密度的变化趋势一致。术后3个月时的三个骨转换指标变化值和术后12个月时的两处骨密度变化值间都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但其它时间点的骨转换指标变化和各时间点的骨密度变化都没有明显相关性。尽管唑来膦酸造成了两组间骨转换指标及骨密度的差异,但它并未使两组间骨融合情况产生明显差异。到术后12个月时,唑来膦酸组有5名患者未达到骨融合,非融合率为12.2%;对照组有6名患者未达到骨融合,非融合率为14.6%。两组间非融合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所有随访时间点,两组间ODI评分的差异都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结论:腰椎术后,患者的骨转换指标水平有升高趋势,同时骨密度值也有所减低。术后早期应用唑来膦酸能有效抑制这些变化。而且唑来膦酸并未影响腰椎骨融合情况。腰椎融合手术并不是限制唑来膦酸应用的因素,不必由于要进行腰椎融合手术而暂缓唑来膦酸抗骨质疏松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