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Russia's security policy in the South Caucasus and Russian-Armenian Strategic Relations: (2000-2008)
【6h】

Russia's security policy in the South Caucasus and Russian-Armenian Strategic Relations: (2000-2008)

代理获取

摘要

在普京执政(2000-2008年)时期,俄罗斯开始逐渐重视其在南高加索地区的安全战略,目的在于扩展这一资源地区的安全范围,并寻求以制度化的方式增强地区参与能力。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俄罗斯在普京任期内开始了外交政策的集权化过程,而且新政治精英对处在战略资源密集地带的高加索地区的俄罗斯各州安全问题的持续关注,促进了俄罗斯安全政策的观念转变。从比较的视野看,普京政府时期的南高加索地区安全政策,体现了其致力于推进双边和多边关系制度化,强调经济作用和突出实用主义的合作动力的特征。
   苏联解体之后,亚美尼亚就成了俄罗斯在南高加索地区唯一的战略盟友。自2000年以来,尤其是亚美尼亚加入以俄罗斯为中心的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之后,俄亚关系升级到战略伙伴高度。与此同时,俄罗斯资本在该地区的急剧扩张以及广泛开展的能源合作等经济因素也极大地丰富了俄亚关系的内涵。因此,存在两种长期的结构因素影响未来俄罗斯安全战略的形成:(1)俄罗斯联邦与南高加索各国持续的资源不对称状况;(2)南高加索各国对俄罗斯的结构性依赖,这不仅表现在传统的安全领域,而且表现在社会经济与能源领域。
   理解俄罗斯在该地区安全战略的特殊性,对于我们把握亚欧大陆的全球政治现状价值极大。虽然在后苏联转型的开始阶段,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受到“制度依赖”因素和地缘因素的影响,但是俄罗斯与该地区新独立各国之间在新世纪的多边与双边关系,值得我们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进行仔细探究。为此,从比较政治的角度,来运用多种客观的学术研究方法,认真的研究俄亚政治与战略关系,分析俄亚意识形态与政治发展的路径及其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时间周期很有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